闻声,张道之兄妹顿感疑惑的抬头看去。
就见几名衣着虽称不上多么华贵,却显得落落大方的女子出现。
她们不像崇义公之女那般抛头露面,而是皆戴着面纱。
郡主瞧了,也不敢自持身份,遂前去迎接,
“原来是魏姐姐几位到了。”
来者正是魏基的女儿,其余几位,也是清流官吏之女。
在京城的富家权贵千金的圈子里。
她们几个,名望极高。
魏静姝只是向那郡主点头示意,而后便来到张道之兄妹跟前,
“道长,您之前来府上寻我父亲帮忙时,小女子曾见过您,但您并未见过小女子。”
她就是魏基的女儿?
张道之若有所思的点头道:
“你父亲近日如何?”
魏静姝叹了口气,显然情况不容乐观。
而且,此间人多眼杂,她也不愿多说什么。
张道之也没再追问,只是从乾坤袋里翻找出一根‘上上签’递给魏静姝,
“若是真出了什么事,你便拿着此签,去朝天宫,找几个年长的道士,他们见到此签,自会庇佑于你。”
这签卦,乃是由千年桃木所制。
虽不是什么至高无上的法宝。
但也是历代天师的传承之物。
一些年长的道人,都曾见到过。
勉强算是天师信物的一种。
魏静姝曾向她的父亲打听过张道之,得到的答案虽然有些云里雾里。
但她却丝毫不敢小觑,连忙恭敬着接过上上签,拱手道:
“多谢道长赐签。”
张道之点了点头。
随后,魏静姝又看向蓁儿,
“蓁儿姑娘,也是来参加端阳诗会的?”
站在郡主旁的几名女子尚未看清时势,她们只知道,她们越是贬低蓁儿,郡主便越是高兴,
“魏姑娘,这摘星楼,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而这诗会,更不是谁想参加谁就能参加。”
“就是,似她这般无才无德之人,不配来参加端阳诗会。”
“”
对于近日有关秦家的传闻,魏静姝自是一清二楚,
“秦家不仁在先,蓁儿姑娘是迫于无奈,才离开秦家。”
“似你这等不分青红皂白,便要冤枉她人之人,才是真的无才无德。”
闻言,郡主的脸色有些难看。
那几名女子更是气急,
“魏姑娘,您与她到底什么关系?为何处处要偏袒于她?”
“这对您有什么好处?”
“听闻近日魏家也是麻烦缠身,魏姑娘还是顾好自个儿!”
“”
与魏静姝一道而来的那些姑娘们,见她们说起自己的闺中密友,一个个哪还能忍得住,索性就与她们互喷起来,
“魏御史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你们算什么东西,也配说魏家如何?”
“这诗会,来得若都是你等这样不知廉耻的女子,我看,倒也无需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蓁儿姑娘,今日碰巧相聚,不如咱们移居别处详谈如何?”
“早就听说蓁儿姑娘乃是我京中第一才女,一直都想见一见,今儿个,也算是有缘。”
“”
只是两拨人那么一闹哄,而且又都是姑娘。
倒是引得来往路人不再关注什么打铁花了,而是都看向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