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盘坐太虚静地之中,在那大石头上,双目仍旧微闭,心神沉浸于那神秘而深邃的玄门功法世界里。
宛如一尊入定冥想的老道,一动不动。他全神贯注地观想参详着,解悟玄门功法其中所蕴含的玄妙至理。
时间悄然流逝,他的心境升平乐道,各种奇妙的感悟,如潮水一般涌入意识海。这些感悟与心得犹如天上那点点繁星,在他脑海中显现闪烁交织,逐渐形成一幅清晰而完整的画面。
当石中将这些感悟融会贯通之后,他感到自己对于玄门功法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紧接着,他又于意识海里,翻开了那部备受道家所尊崇的《玄门早晚功课经》,继续深入探究其中的玄妙奥秘。
石中知道,这部经文乃是玄门修行者必读之经典,其中所记载的法门和教义,无一不是经过历代修行前辈,先贤大德精心琢磨而成。
石中深知,作为一名天道修习者,如果能够透彻领悟这部功课经文,无论早晚身体力行否,必然会对自己修习天道法则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于是,他逐字逐句地研读起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一句话都如同开启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引领着他不断前行,去探索那无尽的天道玄妙奥秘。
《玄门早晚功课经》是道教修行中的重要经典,对于玄门道教信徒而言,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这部经典不仅包含了丰富的道教哲学思想,还体现出了道教对于修行、生活、宇宙等方面的独特理解。
《玄门早晚功课经》强调了修行的日常性和持续性。通过早晚的功课,修者被提醒要时刻保持对道的追求和敬畏,将修行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这种日常化的修行方式,有助于培养修者的恒心和毅力,使修者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不断精进。
此部经文中,提到的修行方法,往往注重身心的和谐统一。通过诵念经文、礼拜三清四御等仪式,修者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同时,这些仪式也有助于身体的放松和调和,促进身心的健康与和谐。
《玄门早晚功课经》中体现了道教对于宇宙的敬畏和顺应。道门中人认为,宇宙万物皆由道而生,因此人应该顺应道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
通过修行,修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宇宙的奥秘,应用玄法去调动天地间能量,从而更好地顺应自然,应用自然力量,达到与天地同寿,与大道合一的境界。
经文中多次提到积善行德的重要性。道门中人认为,人的善恶行为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命运和修行成果。因此,修者应该时刻保持善良的心态,积极行善积德,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好的未来。
《玄门早晚功课经》还体现了道教对生命的珍视与尊重。道教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应该被善待和尊重。通过修行,修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尊重他人的生命。
《玄门早晚功课经》不仅是一部指导道教信徒修行的经典,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学思想的着作。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部经典,修者可以更好地领悟道教的精髓和要义,从而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太上玄门早坛功课经原序:窃以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墙。讽经诵咒乃修仙之径路。得入道之门。可以复元始之性。或修仙之路。得以晓自然之心。是故道者。住丛林焚香火。三千日里勤功。十二时中无怠。朝夕朝礼圣容。当输自己之诚。殷勤祝贺国祚。必获升仙之庆。
且夫功课者何为者也。功课者。课功也。修自己之功者。修自身之道也。修自身之道者。乃先圣之典也。诵上圣之金书玉牒。明自己之本性真心。非科教不能弘扬大道。非课诵无以保养元和。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咒之为咒乃古仙之妙法。诵之诚者则经明。行之笃者则法验。经明则道契于内。法验则术彰于外。经明则法验而两全。内功外行而俱有。此是住丛林者之规范。升仙者之梯蹬。非丛林无以陶镕大众之德性。非梯蹬何以希求出世之真仙。
若肯诚心修道。二六时中刻刻提示。时时检点。在世端能出世居。居尘自可离尘回。出是非之门。直达无为之路。逍遥宇宙。出入虚无。自由自在。无灭无生。方寸不立一尘。妙用直超三际。若此者。了自心一念之诚。除世上三途之苦。履长生之道路。脱苦海之迷津。既无前愆之可忏。亦无后悔之可悔。无前愆之可忏者。意诚也。无后过之可悔者。心正也。心正则无恶业。意诚那有灾殃。无恶业则立到天堂。无灾殃则出离地狱。功高宇宙。德契虚皇。禳灾而灾消。祈福而福至。无求而不应。有感以皆通。课诵诸品仙经及群真宝诰。
故净口净心净身而有咒。安天安地安神而有章。皆有次序。更无躐等。虽是随堂之功课。实为祝国祚之大猷。朝夕诵念。昼夜妄疲。直候三千功满。八百行圆。方是出家之上事。大丈夫之道德也。是为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持经要诀:凡诵经者。切须斋戒。严整衣冠。诚心定气。叩齿演音。然后朗诵。慎勿轻慢。交谈接语。务要端肃。念念无违。随愿祷祝。自然感应。祸福无量。先念不虚。后诵咒章。
诵经要求:跪诵或者正坐诵经。跪诵,家里有神明供奉的写一个:“弟子习经,诸神回避”。诵经完毕收起来。
正坐诵经,家里没有神明供奉的可以写一个圣位:“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静三宝天尊”。诵经完毕收起来。
功课经开始前,要双手把功课经举过眉心,早课心里默念“大罗三宝天尊”:晚课心里默念“太乙救苦天尊”。
诵经禁忌须知:上厕所或做事时不能念。戊日不能念,称“戊不朝真”。
道教门徒有四不吃,分别是狗(忠)、牛(义)、黑鱼(孝)和大雁(贞),假如吃了就暂时不要念。心中须有诚意,否则无效;如有邪念,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念咒一般结尾不念急急如律令之语,有命令严词之意。道人一般也只默念,正信和居士更是于此不能了。
太上玄门早坛功课经(正文):[澄(dèng)清韵]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默。山岳吞烟。万灵镇伏。招集群仙。天无氛秽。地无妖尘。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
[举天尊]大(dài)罗三宝天尊。灵音到处。灭罪消愆。宝号宣时。扶危救难。将当有开坛。演教之偈。仰劳道众。随声应和。
[双吊挂韵]:上坛齐举步虚声。祝国迎祥竭寸诚。当日陈情金阙内。今朝香霭玉炉焚。皇图巩固山河壮。帝道遐昌日月明。万民瞻仰尧舜日。岁稔(rěn)丰登乐太平。
香供养常清常静天尊。
[大启请]真心清静道为宗。譬彼中天宝月同。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上药身中神炁(qì)精。人人具足匪亏盈。能知混合回风道。金鼎黄芽日日生。
[小启请]道场众等。人各恭敬。恭敬道歉。诵经如法。
[举天尊]大(dài)罗三宝天尊
[净心神咒]太上台星。应变不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
[净口神咒]丹朱口神。吐秽除秽。舌神正伦。通命养神。罗千齿神。却邪卫真。喉神虎贲(bēn)。炁神引津。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炼液,道炁长存。
[净身神咒]灵宝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脏玄冥。青龙白虎。队仗纷纭。朱雀玄武。侍卫身形。
[安土地神咒]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土地只(qí)灵。左社右稷。不得妄惊。回向正道。内外澄清。各安方位。备守坛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护法神王。保卫诵经。皈依大道。元亨利贞。
[净天地解秽神咒]天地自然。秽炁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乾罗答那。洞罡太玄。斩妖斩邪。杀(shè)鬼万千。中山神咒。元始玉文。念诵一遍。却邪延年。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首。侍卫我轩。凶秽消散。道炁长存。
[祝香神咒]道由心学。薪火相传。香焚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广告。迳达九天。
[金光神咒]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万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唯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而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受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邪妖丧胆。精怪亡形。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炁腾腾。金光乍现。覆护真人。
[开经玄蕴咒]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余。天真皇人。按笔来书。以演洞章。此属灵符。元始下降。真文诞敷。昭昭其有。冥冥其中。沉苛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