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雄才大略,不应该看不懂这点,你怎么看的?”
赵英才沉声道。
他最近考虑如何推广科举的一事?
是随便敷衍过去,还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去办事?
前者大家都好,皇帝也看不到朗州那么远,但后者会让不少世家敌视。
朗州位于南方,世家远没有北方多,但同样也有不少世家分支,比如方源刚去的杨家,乃是弘农杨氏分支之一。
实际上,赵英才也是来自世家,只不过因为种种的原因,他并没有得到家族的扶持,几乎是靠自己才获得现在的地位。
“赵叔应该知道朝廷要对东突厥开战了吧?”
“此战朝廷必胜,皇帝将携万胜之势推行科举,势不可挡,我们听朝廷的办事就行。”
方源沉声道。
推行科举是比较难的。
但灭掉东突厥之后,李世民的声望就会空前的强大。
到时候没有人能够阻挡他的意志,科举推行势在必行的,最终就看地方是否配合了。
“此战必胜?!”
赵英才惊讶道。
对方源的信心感到好奇。
东突厥很强大,武德九年差点灭掉大唐。
这才贞观三年,才过去三年而已,大唐就有必胜的实力了?
“是的,必胜!”
方源郑重点头道。
历史对于这种大事件的记载不会有错的。
尽管其中的细节不知道,但方源知道此战大唐必胜。
李世民肯定也是想到利用灭掉东突厥的威势来推行科举制度的。
“既然如此,那我就好好推行!”
赵英才相信方源的自信,沉声道。
“我得到消息,此战行军大总管应该是李靖。”
“赵叔如果认识他,或者有认识他的好友,可以走近走近。”
方源沉声道。
现在李靖的名声还不是很大。
因为玄武门之变置身事外的原因,他受到冷遇。
但是这一战之后,李靖将会获得军神之称,成为军中第一人。
“兵部尚书李靖。。。。。。我知道了!”
赵英才喃喃,沉声道。
身在官场,没有走独木桥的说法。
只有关系广,利益大,才能相互走得更远更高。
赵英才就是懂这些,才使得哪怕没有家族帮助也坐上刺史之位。
两人聊了不少,分析了不少当前的问题,以及对后面发展的猜测。
方源虽然是穿越者,但是他也只是普通人,对唐朝的历史了解有限,在和赵英才的交谈中获得了不少经验。
“对了,你现在的风头很盛,不少世家都看你不爽,回去之后最好能够低调点,未来两三年就专门搞发展,沉淀一番。”
赵英才突然说道。
从他的关系网中,他得知不少世家都看方源不爽。
一个流民出身的人,做到刺史之位不说,竟然还一连灭了好几个世家,还有些是来历不凡的分支。
大部分世家明面上相互争斗,但同样也是有各种各样关系的,各种联姻等等,关系错综复杂。
故而对于方源的行为他们之中有些世家受到波及的,故而有世家发出声音,会让方源不好过。
“我也想好好搞发展,但是他们不允许啊。”
方源叹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