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最高楼 > 第三百五十七章 怕万一(第1页)

第三百五十七章 怕万一(第1页)

“再过些日子宫里办中秋宴,那时不妨多叫些小孩子们来,玩玩闹闹的也喜庆。”皇后于是说道,“往年里我总是有些嫌吵,今年兴致却好。”

“过节总是热闹些好,若是再有戏文杂耍什么的助兴就更相宜了。”董太师笑着说。,“可见娘娘如今是胆气足,心气壮了。不怕吵闹,不嫌累,这真是可喜可贺。”

其实董太师平日里对于宫中所办的宴席向来都不过问,但皇后以为如今是因为自己身体好了,父亲也很高兴,所以才跟着凑趣儿。

董太师在皇后宫中用过了午膳才又出宫去了。

他在宫里始终都笑呵呵的,可是一出了宫门,坐上轿子,整张老脸便立刻阴沉下来,仿佛能滴下水。

此时他已下定决心要,尽快除去宫长安。

“这是一条祸根,有他在董家就不得善终。”董太师在心中暗道。

只要将他除去,其余的人便都不足为惧了。

包括皇上在内,纵然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现在宫长安的真实身份还没有公之于众,此时将他除了和胎死腹中没什么区别。

当然了,想要除掉他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意外。

董太师决定要好好谋划一番,让宫长安死于意外而不落把柄,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宫长安母子两个回到了明镜宫,宫长安道:“那个董太师怎么好端端地忽然让皇后认我为义子?”

“我也觉得奇怪,”温鸣谦说,“按理说他在宫外,该不太可能察觉到什么。难道是在试探咱们有没有野心?毕竟现在有些人对温家还是颇有微词的。”

“我总觉得这个老狐狸不简单,不会无缘无故的提出这事来。”宫长安莫名觉得有蹊跷。

“现在看不出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咱们只能谨言慎行。”温鸣谦说,“好在皇后到现在都没有起疑,董家现在也没有太多帮手,能调离的几乎都调离了。”

就如同下棋一样,得提前布局。

到目前为止,温鸣谦他们已经将赵王一家调去塞北,楚王一家调去陇西。

且赵王和楚王原本算是一边的,却因为两位世子相争彻底成了仇人。

董司承董司业兄弟两个都奉命出京办差去了,何况董家势力也大不如前。

“贵人,方才我从外头回来,听人说有太医去明粹宫给公主诊脉去了,别不是有什么事吧?”小月进来说。

“这时候召御医,想必是哪里不舒服了。”温鸣谦站起身,“我过去瞧瞧。”

这时候各宫都是用过了午膳准备歇息,正常情形的请平安脉都是在早晚,没有中午的时候叫太医的。

她到了明粹宫,苏青云刚好诊完脉。

“你怎么来了?”长公主看着温鸣谦笑道,“不是说你在皇后那边伺候吗?”

“我先前的确在皇后娘娘宫里了,回到明镜宫,就听小月说有御医到这边来了,我有些惦记着就过来瞧瞧。”温鸣谦说。

“我今日不知怎的,总觉得这肚子一阵一阵地发紧。”端敏公主摸着肚子说,“心里头便有些怕。”

“不妨事的,公主是月份大了,眼看着再有一个月就瓜熟蒂落,提前多少总会有些隐约的征兆。”苏青云说,“只要不大悲大喜,不累着,就没事的。”

“她是头一遭怀孩子,我则压根儿就没有过。”长公主笑道,“上哪儿知道去?可不是有些风吹草动就赶紧叫太医嘛,生怕有什么闪失。”

说起来端敏公主也快三十岁了,这是她的头胎,当然要小心在意。

“我当初怀到七八个月的时候,也常常累着了就肚皮发紧,躺下好好歇一歇就没事了。”温鸣谦说。

“这么说也不必吃药?”端敏公主问,“那可太好了。”

“这时候正该午睡,二位殿下休息吧,我也回去了。”温鸣谦端敏公主没事自然也放下心来。

“你既然来了就别走了,和我到那屋去一起歪着说说话吧!”长公主起身道,“我有好些天没和你说话了。”

温鸣谦和长公主提起今日董太师进宫的事。

“殿下,你说董太师忽然间提了那么一句,到底为的是什么?”这事儿在温鸣谦心里已经过了好几个过了,但还是没有想明白。

“那皇后是怎么说的?”长公主问。

“皇后听太师那么说,随口就要答应下来,倒是我给拦住了。您知道的,长安不能认皇后为义母,将来太麻烦。这董太师该不是知道了什么吧?”温鸣谦最担心这个。

“他怎么会知道呢?”长公主闻言皱眉,“你先别自己吓自己。不过多加些小心是应该的。趁这些日子把长安身边的人都查一查,看有没有可疑的。”

“这个我能保证。”温鸣谦这点自信还是有的,“长安身边的人都可靠。”

“那应该就不用太担心,董太师总是在宫外,他又不常进宫来。”长公主说,“又或者是他本也想拉拢你们温家,毕竟他们董家如今大不如前。长安的出身不一般,多少人想着拉拢呢,也不止他们董家。”

温明前听了沉默半晌,最终说道:“可我还是觉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董太师真的察觉到了什么,此番进宫是试探来的,那他一定不单是试探而已。”

“你的意思是他要做什么?”长公主问。

“如果他有所察觉,进宫来试探,那么想必多半已经断定长安的真实身份了。那接下来他就一定会想法子害长安,斩草除根。”温鸣谦不得不往坏处想,这么多年好容易让皇上和宫长安父子相认了,不能在最后的节骨眼儿上出事。

“小心驶得万年船,你这么想是对的,那咱们也要尽快想出对策来,不能陷于被动。”长公主说,“董太师那个老狐狸,有他在董家想要一败涂地还真是不容易。”

董太师的功劳太大了,只要董家不是犯谋逆大罪,皇上也要留三分情面。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董氏能安坐皇后之位,董家能够权势熏天的根本原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