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周禾,段惊觉的脸终于微不可查地白了一瞬。
“陛下……”
他还想要再说些什么,却被宋澜抬手止住了,宋澜仍旧看着那轮月亮,长身玉立,似有感慨良多:“古来多少文人墨客提笔写月,朕还是最喜欢东坡那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段惊觉还怔怔坐着,宋澜却已经回了房,发觉梅砚已经醒了。
“少傅,还难受吗?”
梅砚正半坐在床上仔仔细细看那张婚书,听见宋澜回来才抬起了头,笑笑:“厨房里的人说你亲自吩咐他们给我煮了醒酒汤,汤都喝完好一会儿了,你怎么才回来?”
宋澜走过去坐下,见梅砚比先前确实精神了不少,可见那酒劲儿是下去了。
他叹了口气,这才与梅砚说正事:“朕回来的路上碰到段纸屏了。”
梅砚一愣。
宋澜把头压在梅砚肩膀上,三言两语就把遇见段惊觉的事情说了,其中自然包括了段惊觉明里暗里说他想要回南诏,而自己并没应的事。
梅砚听完久久未言,过了好一会儿才问宋澜:“纸屏素来是个能忍耐的,十六年都忍过来了,怎么会突然在今天与你提起此事?”
宋澜想了想,说:“前些日子南诏那边的探子传了信回来,说是南诏王的身体不大硬朗,段纸屏想必也是得到了消息,所以心急了。”
“南诏王膝下只有纸屏一个嫡子,他又是南诏王亲自立下的世子,即便是来日有个什么,这王位也必然会落在纸屏身上,他不至于这么着急啊,难道还怕那几个庶出的孩子?”
“少傅忘了。”宋澜抬手拂了拂梅砚的头发,语气没什么波澜,“朕也是庶子。”
他也是庶子,却还是登上了这举世瞩目的帝位,更不要说段惊觉已经十几年不在南诏,局面如何还真不好说。
梅砚听罢闭了闭眼睛,叹道:“我今晚真是醉了,竟没想到他是在担心这个。”
宋澜翻了个身,将梅砚揽在怀里,凑在他耳边说:“朕知道少傅与他交好,但朕不放心他现在回南诏,少傅,若得空你再与他谈一谈,就说如今不必着急,待朕料理好一切,总会放他走的。”
梅砚有些淡淡的愁绪,出了好一会儿的神才应下,“好,我会再与他谈谈的。”
——
这间屋子里的声音终究没有传出去,一壶竹叶青也终究还是见了底。
整座尚书府都陷入了静谧之中,只有那一轮朦胧的月亮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可惜了,月亮不会说话。
已经是黎明的时辰了,周禾睡得迷迷糊糊,醒过来却找不到段惊觉的影子,禁不住心下发慌,批了件外袍就出来找人。
段惊觉还倚在凉亭的栏杆上望着那轮月亮发呆。
周禾远远地就看见了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明明清楚段惊觉走不远,但一刻看不见他就会心慌。
患得患失啊。
“纸屏,怎么自己一个人在这喝酒?”
周禾瞥了石桌上的酒壶一眼,上前抱住了段惊觉,俊朗的下巴埋在他的肩窝里。
段惊觉没回头,只是有些自嘲地笑了笑,说:“不愧是表亲兄弟,你与陛下问的话都是一样的。”
“什么?”
“没什么。”段惊觉攀着周禾的肩膀回过来,一双眼睛媚态横生,笑着问,“子春,我要什么你都给吗?”
“当然。”
如果这时候的周禾足够清醒,就会多问一句,纸屏,你想要什么?
作者有话说: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出自苏轼《海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水调歌头》,特此标明。
第71章闻丧
段惊觉的事情虽不是什么急事,但总是压得梅砚心头沉甸甸的,梅毓与宋鸾音的婚事刚过,梅砚就抽空走了一趟藕花园。
已经是酷暑时节,藕花园里的荷花都开了,白荷纯净,破土而出却不染分毫纤尘。
梅砚远远看着那片荷塘,心中微微一动,何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似乎在这一刻有了真正的体悟。
没等上多少时候,段惊觉就亲自出来迎他,轻雾般的纱袍像是一团笼罩在云端的水幕,明明肉眼可见,却又难以触碰分毫。
段惊觉的模样实在是太过出挑,那一双细长的柳眼满是媚态,配上一张清冷含雪的面容,却又不显得多么妖媚。若真要找个什么词来做比喻的话,他就像荷塘里亭亭玉立的白荷,不流于俗。
段惊觉见来的人是梅砚,一时间还有些意外,一双柳眼弯了弯,声音清韵有余:“景怀,你怎么来了?”
一面说着,一面请梅砚到花厅里落坐。
梅砚早有说辞,吩咐身后跟着的东明把手里的东西奉上去,竟是几壶酒,远远地就有清冽的酒香飘出来。
东明将那酒交到藕花园的下人手上,然后就躬身退了出去,待给二人奉茶的丫鬟也退下去了,梅砚才笑了笑开口,说:“听说你喜欢喝竹叶青,恰好兄长府上办喜宴时采买了许多,左右没人喝,我便都讨了来拿给你。”
段惊觉亦笑,知道梅砚这话是个说辞,却也并不揭穿,反而打趣道:“如此反倒让梅尚书破费了。”
“怎么能叫破费。”梅砚淡淡说,“若非南诏与大盛通商,这样好的酒也卖不到大盛来,只是酒味清浅了些,盛京城里的人都喝不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