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手指在舆图上点了点:“闵卿说得倒也有道理。依爱卿之法,该当如何收服这片大陆?”
闵悉说:“臣以为,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影响。遣人去传授大明的耕作方式、畜牧养殖,教他们说汉话、习汉字、着汉服,甚至包括学习汉人的礼义廉耻等。”
万历皱眉:“此事恐有些难办。爱卿以为,遣何人去合适?”
“陛下不必担心,此乃百年大计,非一朝一夕能成。也无须刻意做什么,只要鼓励大明商人去南洋大陆掘金即可。咱们大明子民到了那处,便能影响当地土人的方方面面,待时机成熟,便在可在当地设行省,派遣官员去管辖,或者就在当地培养官员。”
云霁补充:“闵大人所言极是。大明的商人如今已在南洋大陆开掘第一座金矿,他们在当地造屋修路,耕种养殖,如今已经带动当地的三个土人部落在学习模仿我们大明人的生活方式,学我们种地养殖,那些土人也能为我们所利用,土人可以雇来为我们挖矿,他们种植的蔬菜粮食可以卖给我们。”
万历听罢点头:“如此甚好。朕便颁政令,鼓励商人去南洋开矿淘金。”
闵悉又说:“不过咱们大明需要遣水师将士前往,一来是为了保障大明商船不被海盗劫掠,二来也是为了保护当地的矿藏不被西洋人抢占。”
万历也知道,想要有所收获,哪能不付出代价,点头应允:“这是理所应当的。”
万历看完舆图,又去查看了闵悉和云霁进献的贡品,不管是珍珠还是珊瑚,都是品相最好的。万历十分满意,这些东西他自己肯定用不着,但是赏赐给后宫妃嫔以及大明官员是用得着的,闵悉和云霁带回来这些,也算是帮助他敛财了。
万历又跟他们讨论起澳洲金矿的开采与税收问题,云霁在奏疏中已经把建议写好了,当然也只是初步意见,具体的决策,则要内阁大臣们商讨后才能确定。
中午万历给两人赐了御膳,在宫中吃了午饭,又拉着云霁和闵悉说了好久的南洋见闻,直到天色已晚,才放二人出宫。
此时衙门都下衙了,两人没有再去衙门,而是直接回了家。
回去的路上,闵悉同云霁说:“也不知道陛下和张阁老闹矛盾为的是什么事,咱们也不好问。那我们要去拜访张阁老吗?”
比起万历,闵悉还是更关心张居正的状况,毕竟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张居正这个时间已经不在了,可如今还活着,就意味着他已经把历史的齿轮渐渐撬动了那么一点。
于情于理,他都要去看望张居正,毕竟当初张居正是支持他们出使的,还说要努力支撑到他们回来。
可如今万历对张居正有意见,张居正称病在家,他这个时候去探望张居正,会惹万历不高兴吗?但如果真不去,未免也太寒了张居正的心,闵悉自己这关也过不去。
云霁显然也有很多顾虑,他思忖良久,才说:“理当去看看的。只是不清楚朝中现在是个什么状况,明日我先去户部跟尚书打听一下具体情况,回来再做定夺。”
闵悉想了想:“要不明天我先去吧,你去不去再说。我去了解一下是个什么情况,如果陛下和张阁老势如水火,咱俩也不必都绑在张阁老的船上,留一条退路。”
云霁闻言苦笑:“你这说的什么话,咱俩从来都是同气连枝,共进退的。岂能分开!”
闵悉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万一我真因张阁老的关系被牵连,你得设法救我啊。”
“我是张阁老提拔上来的,张阁老如果有难,我哪能躲得过?我明日陪你一同去张府。”云霁下定决心。
“此一时彼一时,你听我的,你先别去,让我先去。”闵悉把手压在云霁手背上。
云霁看着他,过了许久,才点头:“行吧,听你的安排。”若是闵悉出了事,他绝不独活,什么扭转大明朝的命运,他也不管了,反正就算历史还朝原来的方向展,顶多再过几百年,他们还是会回到世界的顶峰。闵悉生活的那个时代也没什么不好。
闵悉哪里料到云霁是这么想的,他已经在考虑给张居正带些什么礼物了。
回到家,天已经黑了,云霖告诉他们,云震和云安来过,在家里等了他们大半天,见天色晚了还没回来,就先走了。
“他们是过来交代云祥号的事的。我同他们说了,你俩刚回来,很多事情要跟朝廷和衙门交代,忙不过来,我让他们先回去,等两位兄长忙完了,再着人去请他们。”云霖说。
云霁欣慰地拍拍弟弟的肩:“不错,不光长了个子,还会安排事了。”
云霖笑得有些羞涩:“家中事多,我也长大了,想为兄长分担一下。”
“很好。你长大了,有些事情确实可以早点学起来。不过现阶段主要还是以学业为主。”云霁说。
云霖点头:“我知道,大哥。”
他们离开家太久,许多事情都需要处理,朝廷的事,商行的事,还有闵悉负责的那两个琉璃厂,以及做自行车的铁匠铺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如今最要紧的还是朝廷的事,毕竟他们是朝廷命官的身份,此行的目的也是也是出公差,替朝廷出使南洋,先得把公事给处理好才行。
翌日闵悉和云霁各自回衙门上衙,少不了要给同僚们带礼物,根据亲疏和品阶的不同,礼物自然也是不同的:官职高的,关系好的,自然送的礼物就珍贵些,比如珍珠、珊瑚之类的,关系一般的则送一些欧泊、海螺贝壳之类的。再统一送一些福建的茶叶。
闵悉回来,衙门里的同事都跑来跟他热情地打招呼、聊天,跟他打听南洋之行的经历,一群人听得津津有味。鸿胪寺的人虽然都跟外邦使臣打交道,但真离开过大明疆土的人没几个,最多也就是去去北边的鞑靼,所以对闵悉的经历十分感兴趣,也很羡慕。
当然如果真要让他们乘船出海去出使,他们肯定又不会去了,这就是典型的叶公好龙。
鸿胪寺的大小官员平时来衙门也就是点个卯就离开,今天因为闵悉过来,大家一直捱到午时才离开,鸿胪寺上衙时间特殊,不提供伙食,要不然这帮人肯定拉着闵悉去厨房一边吃饭一边聊。
闵悉等大家都离开之后,也赶紧起身离开了。他找地方吃了个饭,然后让马车把自己送到张府。
到了张府,闵悉把自己的拜帖递上,那门房看了之后:“来拜访我家老爷?”
闵悉颔:“是的,下官鸿胪寺左寺丞闵悉,刚从南洋出海回京。麻烦大哥帮我通传一声。”
那门房动作利索,很快就把拜帖递了进去,没多会儿,便有人出来迎接闵悉。闵悉对那人有点印象,是张府的管家。
那管家领着闵悉进屋,一边走一边说:“大人近来身体不适,已经许久不见外客了,夫人一听说闵大人的名字,就赶紧让我来迎接大人。”
闵悉一听便问:“你家大人近来身体可好?”
管家几不可闻地叹息一声:“年前病了一场,如今还在将养中。”
这点倒是在闵悉的预料之中,他虽然设法让张居正避开了最终命运,但能偷来的时间终究有限的。
喜欢大航海时代:中华美食横扫欧洲请大家收藏:dududu大航海时代:中华美食横扫欧洲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