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岛屿上的铁矿大家自己挖多少都可以自己留着,路漫也不打算对外售卖,让大家自由开发。
但是完全不管也是不可能的,毕竟这个岛屿是她抽奖抽到的地图才找到的,路漫只要确保自己有足够的铁就行了。
路漫一觉睡醒去餐厅吃完饭就来到岛屿边。
“000,我想使用停靠卡。”铁矿是重要资源,应该放个停靠卡,后面过来也方便。
“好的漫漫,使用停靠卡后会出现一个码头,方便对接旅馆。你也可以管理这个岛屿,哪怕不在岛上都可以随时看见岛上的情况,任何人上岛都需要经过你的允许,未经过允许的会被驱逐出去。”000详细介绍道。
“这样啊,那这个岛就成了旅馆的附属岛屿一样了。”
哪怕远隔千里都可以管理岛屿,这就说明路漫拥有对这个岛屿的控制权了,只有她的人才能进入岛屿。
“可以这么认为,不在岛上的时候你可以命定一个管理员,让他帮你管理岛屿上的事宜,有特殊情况随时通知你即可。”
路漫不可能一直盯着岛屿看,在岛上安排个人帮忙管理的话会方便很多,后面有特殊情况解决不了的,路漫再使用加速卡赶来。
“这样确实可以,但是这个人选不太好选择,毕竟想留在岛屿上的基本都是木筏群的,旅馆里的很少会有人留下,而且留下来的人对旅馆的归属感很低,不一定能做好。”
路漫认真思考了一下,这个管理员要慎重选择,着实难以抉择。这几天在观察看看吧,这么多人总能有一个合适的,实在不行可以设置成轮转的,隔一段时间换一个也行。
“这会儿人多,等晚上我给木筏位置调整到岛屿东面那一片,再去使用停靠卡设置码头。”
路漫环顾四周,这附近全都是木筏,码头都没地方放,等晚上大家都忙得差不多了,再去空旷的地方放置。
“漫漫,早啊!想啥呢这么认真?”蒋梦慢悠悠的从旅馆出来,就看见路漫在岛边站着不知道想什么。
“啊?没什么,就是在想会有多少人留在这个岛上。”路漫回过神看向蒋梦。
“应该不多吧,反正旅馆好像不太多,但是后面木筏群的挺多的,他们都把木筏解绑了,现在都拴在岛边了。”
蒋梦早上起来还溜了一圈,看见旅馆后面的木筏群明显缩减了很多。
“走吧,咱俩去矿山那看看去。”路漫拉着蒋梦转身向矿山走去。
到了矿山脚下已经有很多人了,大家用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在开采铁矿,现在已经有很多铁矿石露出了,但是这对于整个矿山而言只是微小的一部分。
大家一边努力采矿,一边说笑聊天,相互之间有个伴反而不觉得累。
路漫和蒋梦很快也带好装备加入进去,采到的铁矿哪怕不用,也可以放在交易上换取很多其他物资。
路漫在采集的同时也不忘分心听他们聊天,观察大家,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管理员人选。
蒋梦已经帮忙管理旅馆了,而且她也没有留在岛屿上的意思。
其他熟悉的人也都是有工作在身的,不太可能留在岛屿上。
木筏群上的人倒是不太熟悉,唯一一个接触多一些的就只有韦子涵,但是他年纪还小,做事不太靠谱的样子。
路漫想了一圈,叹了口气,还是再想想吧!
实在不行就去发招聘公告,看看有没有人主动报名的。
在岛屿上虽然享受不到保护罩的保护,但是旅馆的物资可以提供给岛屿上的居民,具体怎么做还得等码头安置好。
中午时候大家各自解决午饭,有帐篷的还可以回到帐篷里补个觉,路漫和蒋梦也都各自回去睡了一觉。
起来时候还去看了一下大家挖的地下庇护所,速度快的人已经搭建的差不多了。
韦子涵作为一个年轻人,身强力壮的,区区地下庇护所不在话下,是最早完成的一批。
他的地下庇护所设计成一个紧凑实用的空间。整体呈半圆形,半径约4米,这种形状在承受土层压力方面表现出色,结构稳固性强。
入口处,一条倾斜向下的通道蜿蜒而入,通道长约两米,表面用捡来的石头铺的阶梯,防滑效果极佳。
通道尽头,一扇简易木门静静伫立,门上还挂着一把锁。
走进门内,便是核心生活区。左侧是一张一米五的床,上面铺上厚厚的被子,套着蓝色的三件套,躺上去仿佛能驱散一天的疲惫。
床头靠着墙壁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小型壁龛,上面摆放着日常要用的生活用品,黑暗中伸手就能摸到。
生活区的右侧是厨房区域,和床铺的中间用了一个屏风分开,划分出了卧室和厨房。
厨房内一块平整的大石头当作灶台,利用周围的石块堆砌起灶膛,灶膛内空间宽敞,足以放置铁锅,铁锅上方,一根打通关节的细竹竿连接着通风管道,通向地面,炊烟可以由此排出,不会让厨房烟雾弥漫。
在生活区的中心位置,靠门处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这便是用餐和工具的地方,桌子上摆放着太阳能照明灯和一些不太重要的物品。
在庇护所的最深处,隔开了一个小小的房间,墙上引入一根粗壮的通风管,从地面较高处引入新鲜空气,通风管的另一端则连接着一个简易风扇,在自然风不足时,可以手动转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
平日里需要上厕所也是在后面这个小隔间里,拿出自制马桶。
其实也就是个塑料桶,用锯子将塑料桶上部锯开一部分,形成一个较大的开口,方便使用。
把木板按照桶口大小裁剪,作为马桶盖,用螺丝螺母固定在桶口边缘,便能开合自如。
在桶身两侧合适位置打孔,穿上绳索或皮带,方便提拎移动。
使用时,在桶内套上垃圾袋,用完后扎紧垃圾袋,带出去妥善处理,掩埋或者焚烧处理,后面如果自己种菜了还可以浇菜园。
大家搭建的地下庇护所都相隔了一段距离,后面度过极热期就得在地面上再搭建一个地上的小屋,长期住地下也不是个办法,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下雨了,直接水漫金山。
不是每个人都会搭建地下庇护所,大家相互帮忙,互相提意见解决问题,倒也都搭建的像模像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