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冻成狗的宋应知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赶紧找个暖炕躺上去暖和暖和!
“公子!这也太冷了吧!”
一到积水潭码头,二人就不停的跺脚。
“现在我们怎么办?!”
对于李游而言,这里人生地不熟,想找个落脚的地方又怕被坑。
“你在这等着,我去喊辆马车过来。”
没穿越前,宋应知就是京城的土着,从鹤州来时,他早已做了御寒的准备。
不仅花了大价钱在山民手中买了两件皮袄,还让陶金给他准备了两个护脸的头套。
然而,他还是太低估了这个时期的天气。
好在这里是码头,尽管天气再恶劣,还是有不少人流。
须臾,宋应知就叫到一辆拉客的马车,听到宋应知要去的地方后,马夫张口就要了二两银子。
从积水潭到东华门,五公里左右的距离,要价二两?!
果然是天子脚下,遍地是金子。
看在风雪交加,今日还是除夕的份上,宋应知咬牙把钱付了。
之后,二人提着大包小包快钻进车棚内!
跟外面冰天雪地的世界不同,车棚内暖意十足,棚内不仅生有一盆炭火,连着汤婆子都有一个。
这下,宋应知总算觉得那二两银子花得值了。
“公子,快拿着暖暖手。”
一放下行李,李游就赶紧把汤婆子塞到宋应知手中,自己则是伸手到炭盆上方取暖。
一抱上汤婆子,宋应知立即出一声长叹!
“总算是活过来了!”
“公子,咱们这是要去哪儿?”
被冻得红肿的双手经过火烤以后,变得奇痒无比,李游一边揉搓着双手,一边问道。
宋应知想了想,回道:
“去我师兄家。”
宋应知考上秀才那年,他师兄秦沥与卢昌黎在来年二月就双双考上进士。
秦沥以极高的天赋和过目不忘之能力压京中与江南无数权贵才子,断层拿下状元郎,成为开朝以来,最有才华的“三元”,名声比沈离君更盛。
卢昌黎成绩谦逊,二甲十六名,名列前茅。
按理卢昌黎这个成绩应该会选择去参加翰林院考试,成为庶吉士与秦沥一道进入翰林院。
但奇怪的是,他的选择与当年的沈离君一样,皆是选择外放。
如今新皇登基,宋应知这才明白其中缘由,只怕要不了多久,沈离君就要升迁调回京城了。
而师兄卢昌黎,有秦沥和户部尚书在,相信要不了几年也会回来。
他来京城,能投奔的有梁举人和师兄秦沥,两个地方的地址他都有。
但梁举人是住在户部尚书家,为了避嫌,科举前后朝中重臣都会谢绝各路学子上门拜访。
他有自知之明,所以还是去投奔秦沥最好。
因为要赶路,从鹤州来时,宋应知忘了给京中来信,如今唐突拜访,也不知道会不会吓着他师兄。
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家请大家收藏:dududu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