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 > 第159章 乡试结束(第1页)

第159章 乡试结束(第1页)

看着此题,宋应知开始回想历史,如今北夏开国不到七十年,按他没穿越前的历史做对比。

此时正处于清朝的康熙年间,时间对上欧洲就是十七世纪初期,此时的第一次工业大革命还没开始。

但在军事上已经熟练运用了军火枪支,其中的滑膛枪在射程、精度以及射都有明显的改进!

北夏朝的军队虽然也装备有枪支军火,但远远没有欧洲军队的先进,外加关外还有后金虎视眈眈。

一旦打起来,北夏只会处劣势。

好在,眼下欧洲还不敢打北夏的主意,对于外邦威胁,就只有关外的后金。

后金,即宋应知未穿越前,原来那个世界的清朝。

现在他所处的这个平行世界,不知道是何原因,导致历史生了转变。

汉人王朝北夏崛起,清军最终未能入关,但其势力如今已经延伸至里海,再往前就是欧洲了。

所以后金的武器装备肯定也比北夏先进,几十年的养精蓄锐,如今的后金可谓是兵强马壮,武器装备先进。

虽然历史生了偏移,后金如今的统治者也不是康熙,但不可否定的是,即便未能入主中原,后金依然强大。

在如此强大的军事威胁下,北夏统治者仍然顶住了压力,将都定在京城,承袭了前朝“天子守国门”的汉人风骨。

回顾完历史,宋应知再次将目光落在这道题上。

他在犹豫是该打破陈规,还是保守回答此题。

不管主考官想要的是什么答案,但是保守回答总归不会出错,可错就错在,他心知自己的短板在文采上。

同样的答案,主考官肯定优先选择文采比他好的考卷。

经过好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后,宋应知决定放手一搏,打破陈规。

既然已知选择保守答案的结果,那他何不赌一把新的答案呢?

万一主考官要的是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回答呢?

决定后,宋应知开始磨墨提笔,一笔一划将自己的答案写在稿纸上。

由于这道题是此次乡试的重中之重,宋应知在书写的过程中不停的抓耳挠腮、反复斟酌。

花了一天的时间,最后在临近日落时分终于把策论一题写完。

宋应知放下毛笔,将稿纸拿起,从头到尾看了又看,满意得不行!

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自己写得最为满意的一篇策论了。

见天色也不早了,宋应知匆匆收好考卷,拿出干粮就着清水开始吞咽。

夏日炎炎,傍晚了温度也没降多少,宋应知一边要忍着臭味,一边又要耐住高温烘烤。

对他来说,这次科举最难的不是题目,而是这考试的环境与考试机制。

任谁被关进一个小房子里三天两夜都得疯,好在这次题目数量不是很多。

吃过饭,天色还未昏暗,宋应知再次提起笔将算学题与论、判、诏、诰、章、表等题做完。

第二天,宋应知早上写完经义八股文,下午做好诗赋。

第三天,宋应知将前两天写的文章仔细修改、润色后,一字一句开始誊抄在答卷上。

下午交卷钟声响起,他便快起身交卷,赶在众人之前先行一步出了贡院。

贡院外,随着贡院大门缓缓打开,李游站在人群最前边伸着脖子往贡院大门前看。

只一眼,就看见自家公子第一个出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