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他觉得宋家三兄弟都那么聪明是因为宋家祖上曾是经商之人,头脑灵活也自然说的通。
现在看来,宋应知只觉着这一切都归功于张氏。
她虽从小被当作童养媳在宋家养大,性格温顺又懦弱,做什么都是小心翼翼的。
可细细想来,张氏在老周氏几十年的折磨下依然过得很好,而且随意两句话就能改变宋老头和老周氏的态度。
这不是聪明是什么?
若他没猜错的话,宋家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一场好戏。
果然!
没过几天,张氏就借着要给大花买些绣线和红布,去了一趟临芳城。
从临芳城回来,她的神色并无任何异样,一脸喜色的将买到的红布与绣线送去后院柴房。
不过,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饭时。
张氏却频繁看着宋老头与老周氏,脸色犹豫,眼神闪躲,一脸欲言又止。
被张氏一直这么盯着,宋老头就算不喜与儿媳交流也现了对方的不对劲。
他放下碗筷,看向张氏。
“老大媳妇,你可是有什么事要说?”
宋老头一开口,张氏便做出一副被吓到的模样,手里的碗没拿稳,差点摔了去,碗中的玉米糊直接撒了大半。
老周氏心疼坏了!她一把将筷子拍在桌上,大声骂道:
“你还想不想好好吃饭?啊?!不想吃留给老娘下桌,一下午就看见你偷偷摸摸的盯着老娘看,你到底想干啥?!”
被老周氏这么一吼,张氏连忙从凳子上起身,慌慌张张的将洒在桌上的玉米糊扒进碗中。
做完这一切,她才唯唯诺诺的抬起头,看着二老,犹犹豫豫的说:
“爹,娘……儿媳今儿去布庄时,听到了一个传言……就是不知道是真是假。”
“有什么屁赶紧给老娘放了!别耽误一家人吃饭!”
老周氏给了张氏一个白眼,拾起筷子,给自己夹了一筷子咸菜。
被老周氏这么说,张氏也不生气,她紧张的看了一眼宋应天,吞吞吐吐道:
“今儿我去布庄的时候,听城里的人都在传……他们说、说那许家……”
提到许家,众人吃饭的动作一顿,目光不约而同的全盯着张氏与宋应天。
宋老头先是观察宋应天的反应,见对方一脸无所谓,才微微点头,转而问向张氏:“许家怎么了?”
“爹,我听说,许家……许家好像改变主意了,他们家不想将女儿嫁到咱们家来,要招上门女婿。”
一语惊起千层浪,除了宋应知,其余人纷纷放下碗筷,惊疑不定的看着张氏。
只听宋老头严肃道:“你在哪听到的?!”
“就在许家的家具铺门口!”
张氏一脸肯定道。
“说来,也是巧了,许家这铺子正好就在布庄对面,我去时时辰还早,布庄还没开门,我就搁那外面等了一会儿,没想就听见铺子里的人说了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