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的男人们逮着宋应知一番嘘寒问暖过后,才又继续问宋应明怎么没回来。
连续被打断两次,宋应知彻底没了说实话的勇气。
他咽了咽口水,看着众人缓缓说道:“二哥在府城一家卖画的铺子里做账房,这两天正是忙的时候,就没回来。”
男人们都晓得一份好的活儿不好找,若因为回趟家就把工作丢了,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宋老头和宋大河听完,理解的点点头。
“店里的活儿要紧,今年过年再回来也一样。”
宋老头慢慢说道。
老周氏一听宋应明竟然在府城找了个账房的活儿,双眼不由蹭亮!
“石头,河生这一个月得有多少工钱啊?”
闻言,宋应知转头看向老周氏,从怀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二两银子交给她。
“奶奶,二哥每月的工钱一两,除开我们俩这半年来的吃穿开销,就还剩这么多。”
老周氏拿过银子,有些不满意。
“你俩过的什么日子,怎么半年就花去四两银子?”
“奶奶,府城租房比较贵,加上二哥偶尔会拿钱给我买笔买颜料,就花得多了些。”
见老周氏还想再问,他把包袱里装的二斤五花肉提到老周氏眼前。
“奶,我饿了,正好从县里来的时候买了两斤肉,您看着做吧。”
果然,瞧见他手里的肉,老周氏心中的不愉快瞬间烟消云散。
她一把接过肉,高兴的说道:“哎哟!看我的宝贝孙儿多孝顺!每次回来都不忘给我老婆子买肉,哈哈哈……大花,快进来做饭,咱儿今天吃个痛快!”
“哎,奶奶,我这就来。”
躲在众人身后的宋大花闻言,快小跑随着老周氏去了厨房。
大伙儿新鲜劲过后,又各自忙碌,去后院的去后院,洗手的洗手,回屋的回屋。
最后就只剩下宋应天站在院门口,一脸复杂的看着他。
两人对视,皆没开口说话。
直到张氏打扫干净后院,久久不见宋应知过来,才追着过来找人。
当看见院子里只有他们两人时,张氏心不由地猛跳!
不知怎地,当年河里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她赶紧拍拍胸口,露出一脸假笑说:
“石头,后院的床,娘给收拾干净了,你赶紧把包袱拿过去放着,马上就要吃饭了?”
宋应知缓缓转头,对着张氏微微一笑。
“娘,我这就去。”
一年没回来,后院没怎么变,床还是二哥那间,房子也没变。
他大哥虽然没成亲,也不允许走出前山村,可在家里,他依然独占着一间厢房。
宋应知明白,宋应天在宋老头这里的待遇不会变。
这结果正好是他想要的,这个时代以孝治国,想要入朝为官,孝是对一个读书人的最基本要求和考验。
所以不管宋家人对他如何不好,他都得心平气和的把这些人供起来,每次放假,他都必须回来看望二老和爹娘,且每次他都会买两斤肉表达一下孝心。
以后的路还很长,若不稳住宋应天,那这一家人只怕会像狗皮膏药一样粘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