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童生的竭力阻拦之下,最后宋应知仅是简单行了一礼道谢。
“谢谢路远爷爷!”
宋应知感恩的同时,心中无比庆幸,还好宋童生没有再为难他继续问下去。
没人知道,这个机会对他而言是多么重要,他用两辈子所学才走到了这里。
之后,二人便与宋童生辞别,因还有课业在身,宋童生也就未留爷孙俩用饭。
离开私塾后,宋应知总算有了些许孩子的模样。
一路上蹦蹦跳跳,欢愉至极!
“爷爷!往后我是不是就在这里念书呀!”
“是啊,到时候石头可要争气啊,爷爷就盼着你光宗耀祖了!”
宋老头欢喜之余,想起日后念书需花费不少银子,瞬间头疼起来。
此事若处理不当,老周氏定会闹个没完没了。
“爷爷,我们要去哪?”
按理说,离开私塾后,他们应当回前山村了,可宋老头带着他所走的方向,却是与城门截然相反。
“时间还早,我们先去找你爹和二叔。”
送孙子去念书乃是大事,宋老头得去找两个儿子回家一同商议。
临芳县地处大山凹处,四面环山,此处临近原始森林,每年有不少商队和权贵前来采买珍贵药材与皮毛。
商队的到来亦会带来其他地方的特产,宋大河和宋二河每日就在城西此处帮着来往的商人装卸货物,每人每日二十文。
前世,宋应知跟着他爹和二叔在这干了十二年的活,早已熟知两人的习性。
因此,他跟着宋老头到了城西时,一眼便找到了宋大河的身影。
“爷爷,我看到爹了。”
宋老头顺着他指的方向,果然看见了正在扛货的宋大河。
“石头,跟紧爷爷,这里人多,别走散了。”
从西城门进来的人,基本都是从外地来做生意和办事的,这里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一不小心还真可能被拍花子抓走。
宋老头牵着石头,小心翼翼地穿过人群来到宋大河身边。
此时的宋大河肩上正扛着一袋粮食,一路都只顾着脚下,并未现祖孙二人。
“爹!”
宋应知率先开了口,然而宋大河并未听出来这是自己儿子的声音,头也未抬地扛着一袋粮食进了粮食铺。
“爷爷!怎么办?”
“等一会儿,等你爹把这批货搬完再说。”
也只能如此了,这搬东西可停不得,若是耽误了别人生意,宋大河可能一文钱都拿不到。
爷孙俩站在一旁静静等待着,不多会儿,宋大河终于搬完了这一批货物。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转身才看见自家老爹和儿子。
“爹,石头,你们怎么来了?”
宋大河惊讶道。
宋老头并未着急解释,而是问道:
“老二呢?”
“老二在另一头给客人上货呢,爹,到底咋啦?”
“没啥事,就刚好有点事来县里走一趟,恰好你大牛堂哥家孩子今儿娶媳妇,你和老二请一天假,回去帮帮忙,正好我找你和老二商量商量点事。”
宋老头说道。
宋大河一听,脸上露出为难之色。“爹,我这下午还有活呢!走不了。”
宋老头眉头一皱,“去给你东家说一声,活今儿先不干了,我们回家。”
见宋老头一副没得商量的表情,宋大河犹豫再三,只好回店铺找东家请了假。
随后,宋老头带着爷孙俩去找了宋二河,说明来意后,宋二河倒是很爽快地答应了请假回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