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吃完饭,何雨柱才恋恋不舍的松开了手。
李秀芝从小就帮家里下地干活,小手不大,但有些粗糙。
俩人又回到供销社,有从李怀德那搞到的工业票,再加上何雨柱也不缺钱。
蛤蜊油、雪花膏、毛巾、洗脸盆、暖壶、三转一响等,能想到的结婚物件都挑好的买。
“三转一响”也叫四大件。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在六十年代可不是一般家庭能置办齐全的。
为了孩子结婚,往往是父母掏空家底,托人找关系,能买个一两件就非常不错了。
贾东旭和秦淮茹结婚的时候,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才买了台缝纫机。
作为四合院里第一台缝纫机,也是着实的让秦淮茹风光了好久。
没啥狗眼看人低,逆袭打脸的恶俗桥段。
但何雨柱一次性置办这么多东西,还是引起了供销社不小的轰动。
两个小年轻上午来买了几套衣服,下午又来买这么多,一看就是结婚用的东西。
让围观的人群里,大姑娘小媳妇好一阵眼热。
恨不得此刻站在何雨柱身边的就是自己。
最终,自行车买了永久牌的,元。
手表买了上海牌的,元。
缝纫机买了蝴蝶牌的,元。
收音机买了美多牌的,元。
花钱的感觉就是爽,哪怕李秀芝不清楚现在四九城结婚的风俗。
但看着何雨柱花钱如流水,恨不得把供销社搬回家的架势。
李秀芝也不得不拉住何雨柱,好言相劝了半天。
才打消了何雨柱继续购买的欲望。
付了钱和票,又开好票,和售货员说好,先把缝纫机和收音机等东西暂存柜台一会儿。
何雨柱就骑上新买的自行车,后座带着李秀芝。
美滋滋的骑到派出所,上牌、砸钢印、办自行车证,全都齐活后。
又在供销社附近,找了个窝脖。
说好要运的东西和地址,谈好了价格。
就一起把缝纫机和收音机小心的抬出来,放到铺着棉布垫子车上。
盖了条旧床单,又用软线绳子包着破布片,仔细的捆扎结实后。
何雨柱就推着自行车,和李秀芝有说有笑的跟在车后面。
饶是一下午没闲着,回到四合院的时候,也已经差不多五点多了。
而早就回到家,搬了个小板凳在垂花门,拿着大蒲扇在呼扇的闫埠贵。
就瞧见一个窝脖拉着车,停在了四合院门口。
后面何雨柱推着一辆新自行车,车把上挂着满满的东西。
赶忙凑了过去。
“哎哟喂,柱子,买新自行车了啊?还是永久牌的,可花不少钱吧。”
人逢喜事,何雨柱也打趣到。
“三大爷,这个点儿学校还没放学吧?你又早退了?”
闻言,闫埠贵神情有点不自在,大蒲扇朝何雨柱挥了一下。
“柱子你又开玩笑了,我是下午没课,有点不舒服就先回来歇着。可不是早退啊。”
停好自行车,说着话,何雨柱就和窝脖一起解开绳子,把东西抬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