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 > 第21章 先王祭日(第1页)

第21章 先王祭日(第1页)

祭祀是人们为了缅怀和纪念已经逝去的亲人而举行的重要仪式,规定亲人逝去的日子为每年的祭日。

在许多文化中,人们会在亲人逝世的年忌日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缅怀。

举行祭祀的方式因文化而异,但基本内容包括:

一、清扫墓地,使亲人的墓地保持整洁。

二、在墓前献花、烧香、烛光,以示哀思和缅怀。

三、焚烧纸钱或其他纸制祭品,象征送给亲人在另一个世界使用。

四、准备亲人生前喜爱的食物,摆设在墓前或祭坛上。

五、默祷或高诵经文,祈求亲人灵魂安息。

透过这些仪式,人们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并希望自己亲人的灵魂能够在另一个世界获得平静。这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文化传统之一。

在西雍公国规定,每年的亲人祭祀只需要准备上香、烧钱纸就行了,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为国家公祭日,那时全国上下都宵禁三日,晚上点后不得随意外出走动。

这源自三百年前,那时西雍公国的国王认为每年有好几天都要为一位不知是自己的哪个祖先祭祀,感觉费财又费力。想想如果往后历代的国王死去,是不是又要多一次祭祀,一年天岂不是天天都在祭祀了,那国家政事还忙不忙了,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定了个公祭日。

王冢是指西雍公国历代国王去世后下葬的墓地。

作为王族的安息之所,王冢一般位于隐蔽且风水宜人的地点,这无不反映当时国王对历代先王的崇敬。王冢中通常埋葬有国王的遗体、生前使用的随葬品、以及反映当世之王的荣耀的各种珍贵之物。

今天是西雍王·明的祭日,现西雍王为悼念先王,特此下令,宵禁三日。

现在已是卯时三刻,雍城公民都在同一个广场上集合。

巨型立剑雕像祭坛前,一名身着黑色法袍的法师正在讲述先王的丰功伟绩,他的话语感人肺腑,令人泪眼盈盈。

在他生动的讲述下,众人仿佛看到先王威武的身影就在眼前,感受到他无比伟大的灵魂。先王一生的奋斗与牺牲,一心一意为国家民族着想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打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人们不禁红了眼眶,泪水盈眶。国师的话语唤起了他们对这位英明君主的崇敬与怀念之情。先王的灵魂就在这庄严肃穆的祭祀中感受到子民们永远的哀思与缅怀。

“他是西雍公国的英雄,他以己身独战魔族,换来我们西雍公国的繁荣的五十年。在此我致以崇高的敬意缅怀我们的王!特此献上三叩。”

“一叩!”

全体王宫大臣贵族,包括王室成员一一在此叩。

本应在上保持站立宣讲的法师也走了下,在一旁找了一个位置,跪坐着进行了叩。按照规矩他应该还是在上面保持站立状态,作为一国的国师,同时也是现西雍王的老师,他有理由不用跪坐,也可以不用叩。

但他还是做了,因为这值得。这一跪,不仅是跪给这位为国为民的英明君王,更是跪给所有为西雍公国赴汤蹈火的英雄。

多年前,他也与先王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外敌,保家卫国。先王不仅是一国之主,更是他最敬重的君王,更是他难得一遇的知己。

想到先王一生的奋斗与牺牲,他明白这是自己应尽的职责。

他缓缓跪下,以最虔诚的姿态,向这位伟大的王致以无限的崇敬与哀思。

“二叩!”

广场上的公民统一跪坐,再次叩,他们都是自所作出的行动。

各种各样的人群都在虔诚地跪拜。

有还在哺乳期的母亲,一边抱着婴儿一边跪坐在地,低声哺喂;也有头花白、步履蹒跚的老人,双膝着地,佝偻的背脊曲着,双手合十;更有身着粗布衣裳的农夫,面带风霜,但双眼中透着坚定不移。

不同的人,不同的命运,此时此刻却都聚集一堂,跪坐在广场上,以最虔诚的姿态,向这位为国捐躯的英明君主叩拜。

“三叩!”

场面全部透过魔法水晶传影到全国各地。

无论是正在路上赶路的商人,还是偏远小村庄的农民,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虔诚地跪拜叩。

他们心底里认为这一切都值得。

这次是远在塞边的将士,他们透过魔法水晶显示屏观看到了拄剑站立的巨人雕像。

他们身披沉重的铠甲,单膝跪地,右手抱拳置于胸前,眼神中透着真挚的敬意。

他们并没有双膝跪坐,这是遵循先王的命令——先王不希望这些披甲上阵的武将,为他跪得太过谦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