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采薇端着大盆蹲在溪水旁,卖力的搓洗着脏衣服。
“呦,这不是采薇丫头吗?”
一名大娘同样端着洗衣盆走了过来,满脸堆笑:“洗衣服呢?”
李采薇抬头看了一眼,往旁边挪了挪,轻声道:“麻姑,这宽敞,您来这儿!”
“这丫头真懂事,人长的漂亮,心地也好。”麻姑毫不吝啬的夸赞着,顺势坐在旁边,仿佛随口般问道:“你哥呢?又进城了?”
“嗯。”
“牧哥儿最近勤快的很,你们家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麻姑一边搓洗着衣物,一边感慨道:“我昨个瞧见他打的那头鹿了,啧啧,好大的个头,至少能卖个十几两银子。”
“那只是运气好而已。”李采薇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哥哥也不是每次都能打到猎物,好几次都是空手而归,有时候还弄的满身是伤。”
双溪村大部分都是些穷苦人家,她也不愿露富,便故意将李牧说的笨拙辛苦一些,免得遭到太多人嫉妒。
“挣钱的路子哪有好走的?再怎么说,牧哥儿也比村中的庄稼汉子强的多!”麻姑笑意盈盈,连老脸的皱纹中都透着一丝羡慕,突然,她话锋一转问道:“对了,你哥今年有二十二岁了吧?”
李采薇点了点头。
“咱们庄子里的爷们儿,大多十六七岁就娶了婆娘,牧哥这年龄早该讨老婆了。”麻姑停顿了一下,紧接着继续说道:“我这里倒是有几个合适的姑娘,要不,你先替你哥瞧瞧?”
此话一出,李采薇瞬间便来了兴趣。
这年头,无论男女婚嫁的年纪都不大,有些甚至十四五岁便成婚了,在双溪村中像李牧这般年龄的男子,大部分都早已成家生子,连娃都能下地干活了!
只不过由于李牧之前游手好闲,名声差,家中又太过贫苦,所以这十里八乡根本没人敢把姑娘嫁给他。
麻姑正是双溪村有名的媒婆,平日里走街串巷,干的就是替人保媒拉线挣点喜钱的活计,这么多年以来,已经在这十里八乡撮合成了上百段姻缘,可谓是声名在外。
“成!”李采薇露出一丝笑容,语气也变得热切了许多:“我倒真有这个念头!”
闻言,麻姑紧忙在衣襟上擦了擦手,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翻开,指着其中一页说道:“你看,这姑娘怎么样?”
“我……我不识字,有劳麻姑念一念。”李采薇脸颊有些发红,有些羞愧。
大齐治下,女子并没有上学堂的权力。
大多数达官贵人家的女眷想要识字,都会请外面的先生进家来教。
而李家之前连吃饭都成问题,更没有闲钱找人教她读书。
“刘翠翠,家住黄山村,年方十九,家中父母健在……脾性温柔,容貌姣好,只不过年幼时生了场病,现在干不得重活。”
“这姑娘长的好看,但是太娇养了,我怕哥哥养活不起。”
“咳咳,那看下一个,王萍,王家沟人氏,吃苦耐劳,煮饭下地都是一把好手!只不过是个寡妇,还带了个三岁的儿子……不行?那没事,还有呢!”
“秦宝莲,苗寨人氏……”
一连念了十几个女子的信息,但李采薇都不是太满意。
麻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苦笑道:“得!我也别念了,这样吧,你把这册子拿回去让你哥哥自己看、自己挑,若是看上了哪个就来告诉我。”
说罢,麻姑也不等李采薇拒绝,十分熟络的将册子塞进她衣服怀中,还特意嘱咐道:“采薇丫头,这册子可是我老婆子的心血,你千万得保管好。”
“要是弄丢可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