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成道天书 > 第231章 善士列仙(第3页)

第231章 善士列仙(第3页)

黄帝又问赤松子道:“寡人听闻先生所说,世人违背触犯天意,坐卧不宁,罪过能解脱吗!?”

赤松子回答说道:“罪过有能解脱的,有不能解脱的。世人偶尔做一次错事,心中能悔过,罪就可以解脱。如果听到劝告说而不想念,知道错误而不改正,做的恶事反而变多,内心狠毒且炎势甚盛,这样罪就不能解脱了!”

赤松子接着说道:“人行善道,天地鬼神赐予福气,帮助延长生命使之高寿,不遇到各种恶事。为什么不行善道呢?!

但世人尊敬天地、三光,不犯任何禁忌,孝顺爱戴父母,与弟兄姊妹和顺相处,同情那些孤苦零丁的人,救助接济贫病者,敬重师长、古来圣贤和乡里老人,不违背他们的教示,谦卑恭敬,每逢风雨寒热、凶星怪异、日晕月晕、日蚀月蚀,心里都想着善,敬重而远离鬼神,祭祀天地,上天记录其菌,增加他的福禄,延长他的寿命。

看见别人做恶事,劝告人要修善,若遇到善人,就敬而从之。

遇到凶险危难之时,诚心去救护。艰难困苦留给自己,安全方便让与他人。繁重的事留给自己,轻便的事让与他人。劝告人不要为了打官司而过费口舌,相互控告。

修葺公用的水井,理顺沟渠填平道路,不因小善事而不去做大善事,也不因大善事而不去做小善事。

见人有所失误,为他悲痛之至。见人有所收获,为他发自内心地高兴。扶持爱护弱者,施恩惠救助孤贫,恭敬谨慎谦逊,让利禄给他人,上天记下中等功德,也增加长久的寿数,使子孙获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心中崇尚道德,不避危险,在江河湖海中勇救溺水的人,不近一如既往子以外的女色,不侵害他人的房屋产业,不没道理的伤害生命,爱好生养憎恶杀戮;礼仪薛敬没有欠缺,常读经书,受恩不忘加报,施予别人恩惠不后悔,胸怀宽大忍辱负重,尽忠尽孝,不炫耀威仪,不白费财物,不喜欢华丽的服饰,安排饮食时不过分杀生。

自己要求自己作一个古道热肠的人,无不亲善他人,不自认为是贤人,不自认为是善人,不为自己做辩解,不自以为富有,不自傲,不独断独行,不称誉自己,不自以为很重要,不过分自尊,不自高自大,不凭自己主观意图行事,不要为自己开脱,全面记录下级功德,都可增算添寿。

又加算成倍增多的人,事奉君主尽忠,事奉父母亲尽孝,不傲慢,尊敬师长,启发开悟幼稚无知的孩童,荣耀赞美师傅长辈,修身养性,做事谦让,与上下级和睦相处,抚爱平均,不听馋言邪语,行事心地正直。

妇人孝顺公婆,敬顺夫婿,行为操守纯洁,忍气吞声,晨昏反省,和颜悦色,无私侍奉长辈,也会承蒙加算延寿增添福禄,不测灾祸消除,生男育女聪慧。

有损寿减福的人,臣杀君,子杀父,事奉老师却背叛教师,学业有成而忘记老师,逆乱无礼不识亲疏,任意放纵自己。

妇人背叛父母,不孝顺公婆,轻视夫婿,说人坏话,争斗扰乱六亲,偷拿东西,好吃懒做,近邻结仇,都会夺去福寿,恶病缠身,活着时遭人憎,死后下地狱。”

黄帝又问道:“还有人间最妙的道理,能听先生讲一讲吗!?”

赤松子说道:“人修行善恶,自然起于内心。心是五贼的禾苗、万恶的根本,人的心中准备做善事,善事虽还未完成而善神已经感应。起心动念为恶,恶行虽还未发生,凶神已经知道。

所以君子千日行善,善还未能修足,片刻作恶,罪恶便有余。

至于超越本分夺取吞并,也是始于内尽。有得有失,一定在天道。

又有起心思害人,未必就能得手,于是产生生死、沉浮,也全由命运决定。

经书上说:‘上天有五行相生相克的作用,认识到的人昌盛,失掉的人来亡。教化效法五德,遵奉的人昌盛,失掉的人灭亡。教化效法五德,遵扦的人昌盛,背弃的人灭亡。

亲守五德,就要做到漫良薛俭让、仁义礼智信,背弃的人就会犯恶逆、贪妒、杀凶、暴乱、欺诳、诈佞。

世人多做五辈,心中常有九种念头‘看到他人荣耀显贵,就说他往日失魂落魄窘相,发愿希望人家遭流放黜贬。看到他人豪贵富有,就笑他往日的贫穷,希望人家家破财散。看到他人钱财丰盈,就发愿希望让别人去劫斥抢夺。看到他人妻妾美丽,就想做奸淫的非礼之事。看到他人屋宅宏伟,就发愿准备焚烧。拖欠他人债务,就发愿债主身亡。借贷他人财物不成,就发愿懊恼怨恨人家。见到他人偶然有危难的事情,就说他以前的不是。即使是亲生父母,也希望他们早早死掉,好继承财物和屋宅。这就是愚人的九种念头,所以天地鬼神憎恶他,赐予他灾殃祸患,夺去他的寿数’。

心中遵循五德的人常怀有九种心思‘看到他人荣耀显贵,想到自己福业缘分浅薄。看到他人谷米满仓,想到自己没有尽力尽管勤劳耕种。看到他人黄金善玉资财,想到这些不是我东西。看到他人美貌一如既往妾,想到家中的妻子,不生非分之心。看到他人屋宅宏伟,想到自家的弊屋陋室,而且心中安宁。看到他人过去虽曾对不起自己,现遭官司,仍动接济之心;拖欠他人的债务,目前没有偿还的能力,常常想着要努力偿还。有时想向他人借贷财物,想到自己旧日对人没有恩惠。看到他人侍奉国家,供养双亲,常常想到自己没有对国家、父母辛勤报答。

世人能终日实行善九思,舍弃前面的九恶念,就会成为上上无害晓达智者,看到世人获得福佑,福及子孙,意外灾祸却降不到他身上。”

黄帝又问赤松子先生道:“智者分为哪几等!?";

赤松子回答说道:“有三等,都是仁爱的人。上等的智者通晓天文,明察地理,不用学就明白,不用教就理解,暗记而不忘,能辨别音律,鉴别贤人和愚人,心地慈悲怜悯,不轻视别人,懂得成功失败的契机,知道进退,区别存亡。这种人即便贫穷,最终也会富有。即使暂时卑微,最终也会高贵,这就是上等的智者。

中等的智者,对经书融会贯通,常保持恭敬的礼仪,见贤思齐,扶危救弱,施予恩惠不后悔,忠孝大义上不欠缺,言语不伤害人,温逊卑。这种人不用学,最终也会觉悟,即便没显贵,最终也会通达,这就是中等的智者。

下等的智者,改掉以往的过失好好修持未来,听到自己不会的,见到该当的学业,就想学习,深信善恶报应之事,不侵犯他人的财物,保护性命,爱惜身体,懂道理,通文法,自己能力强却能体恤能力差的人,自然就会害怕灾变衰败。这样小心谨慎没有过失,不会遭意外的灾祸,这就是下等的智者。”

黄帝闻言说道:“善哉!善哉!这些话语对于立功立德的指导意义不可估量。”

当即谨依赤松子所说,将臣工所记录下来的对话言语,以宣示众人,以此引渡众生。群臣叩头退下,依照教化奉行。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

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浮生如流电,倏忽变光彩。

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

对酒不肯饮,含情与谁待?

(《对酒行》唐·李白)

喜欢成道天书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成道天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