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暗自想到:“不如明日去问问郑昌,看能不能拿这两块金锭多兑换点钱。”
项羽见项梁眼睛走神望着空气,双手在项梁面前晃了晃:“叔父,叔父?你在想什么呢?”
“羽儿,我今日便教你儒家经典《春秋》吧。”项梁拿出一本书来,准备教项羽学文写字。
项羽却一脸不情愿道:“腐儒的那一套我不学!”
“儒家乃当世一大显学,你何以轻视之?”项梁反问道。
“孔孟之道,无非不是让人臣服于国君淫威之下,若人人安于现状,谁来推翻暴秦?”项羽对儒家一脸不屑。
“那我教你《墨经》如何?”项梁又问道。
项羽连忙摆手:“奇技淫巧不堪大用,兼爱非攻不符合我的胃口。”
“那道家黄老之学,你可愿学?”项梁被项羽这厌学的态度惹得一脸怒气。
“求仙问道虚无缥缈,叔父你难道想让我学嬴政那老贼,追求长生不成?”项羽捂着嘴笑道。
项梁气得大声训斥项羽道:“这也不学那也不学,你这泼皮小儿,罚你抄三十遍屈子的《国殇》。今日不完成功课,不许吃饭!”
项羽乖乖地拿起一份项梁用毛笔写在白绫上的诗文抄写起来,项梁见到项羽顽劣,不由得气不打一处来。
项梁留下项羽在家中,独自一人来到吴县城中,找到县令郑昌询问金锭兑换铜钱的事。
“项梁公哪里弄来的这金锭?”郑昌见到金光闪闪的金锭问道。
“哦,此物乃我项家祖宅中遗物,如今我项氏子弟穷困潦倒,留此金锭无益,不如多换些铜钱来,也好供日后开销。”项梁随口说道。
郑昌却对项梁的话信以为真,劝阻道:“既是项梁公家中遗物,还是不要卖掉为好。我每月俸禄虽不多,包你叔侄二人衣食无忧尚可!”
项梁却面露难色,借机说道:“大人好意梁心领了。只是我尚有一弟项伯与一侄儿项庄在外,族中也有不少人来投奔,梁实不忍给郑公添麻烦。”
郑昌听项梁说还有一大帮亲戚要来,只好答应帮他兑换铜钱:“秦法新规,以‘半两’为全国统一货币。金锭虽然稀少珍贵,但朝廷管控,我可介绍熟人私下与你兑换,两锭金子可兑换五千钱。”
五千钱虽然是郑昌给的友情价了,项梁还是觉得不够,只好推辞道:“郑公,梁之前不知今时金价,目下先不换了。日后金价涨时,梁再行兑换,叨扰郑公了。”
“项梁公莫慌,今日我举办了一场酒宴,邀请郡中各官吏豪杰前来。项梁公正好与其结交,说不定有人愿意高价购下你的金锭。”郑昌见项梁要走,急忙挽留。
“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项梁也想趁机结交当地豪强,就答应了。
郑昌在自己的府邸摆下晚宴,一众人落座后,郑昌端起酒杯敬道:“不才今日略备酒宴,请诸位前来,实为感谢诸位往日对郑昌的关照。请满饮此杯!”
郑昌当即喝完杯中酒,项梁也跟着众人一饮而尽。随后郑昌指着项梁朝众人介绍道:“这位是项梁公,文韬武略十倍于我,不才幸与项梁公相交,然恐有负其才华,今荐与诸君,望日后多关照。”
“郑公之言折煞在下了。诸位,我项梁虽不才,但诸位有用得上项梁的地方,项梁必不推辞。”项梁端起一杯酒满饮后说道。
“我早闻项梁公大名,公乃项燕将军之子,又在诸越人之中威名显赫。殷通敬项梁公!”只见右座中一国字脸的中年男人向项梁敬酒道。
“这位是郡守的佐官,郡尉殷通殷大人。”郑昌给项梁介绍道。
“见过殷郡尉!”项梁没想到此人就是殷通,看了一眼弹幕的评论,没想到以后他居然会升任会稽郡守。
“传言项梁被黥面贼劫持,没想到我等在此处得见项梁本人。”项梁对向座位一人起身说道。
郑昌却摆摆手说:“项梁公乃大才,怎会与黥面贼为伍?且其妙策定百越,皇帝不赏则矣,怎会诛杀有功之人?参木,出此妄言,还不快与项梁公赔酒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