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亩产千斤的大功劳在前,批块宅基地压根不算什么。
大队长手一挥,同意了,对谢姎道:“你自己挑,挑好了我让人过去丈量,然后给你登记到册子上。”
记分员热情地建议:“谢知青,伴月山脚下哪有什么好的宅基地,你想盖房子,选晒谷场东边那块空地啊!那里前边是村道、后面是河,出入方便,洗长洗短也方便。那可是咱们大队最抢手的地段。”
要不是他家小子还不够年纪,他都想去晒谷场东头申请一块宅基地呢。
谢姎知道那地方,确实不错,但就是因为太不错了,所以才不考虑。
连家里孩子才十一岁的记分员都看中了那里,想去那里申请宅基地给孩子起婚房,抱这样想法的社员难道会少吗?
她可不希望日后自己养老的院子,四周挤挤挨挨全是房子。
这年头盖房都批不到红砖,怎么可能用砖来砌墙?篱笆墙可遮不住左邻右舍的视线。
还是伴月山好!
社员们忌讳这地方,没事一般不会过来。
她打算在山脚圈块光照充足、地势高的地盖座农家小院。
往上走至山腰就是她上工的梯田,沿着山脚绕到后山多的是可以当柴火的枯枝灌丛。
上工、砍柴都方便得很。
至于日常用水,她前阵子为了搜集烧焦的草木灰土壤,一路爬到了山顶,发现烧成废墟的寺庙,竟然是有一口井的。
搬开蒙了厚厚一层灰的井盖,发现井里的水清澈甘甜如明镜,水质比月弯湖都要好。
谢姎打算抽时间把山顶废墟都清理干净,然后挖一条从山顶到山脚的沟渠,砍些竹子过来接成竹管铺在沟渠里,把古井里的水引下来,既能给梯田浇灌,也解决了住这里以后的日常用水问题。
说干就干!
她没去晒谷场接受社员们的崇拜和夸赞,而是专心地给自己寻了块养老的福地,然后跑上跑下地忙碌起来。
宋铭钰得知她选好建房地址了,高兴地把他之前搜集的石块用笸箩运了过来。
“谢姐姐,看!这些是我帮你捡的石头!都是圆圆的,到时候嵌在土坯墙上,光滑不伤手。”
谢姎看他说话的气势,颇有一种——“看!这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
忍不住乐了:“谢谢你啊小宋同志!给!奖励你的!”
她摸出一把大白兔奶糖,塞到宋铭钰的衣服兜里。
“不许还回来!你不爱吃,就给你爷爷吃,老宋肯定喜欢。”
“……”
宋铭钰拧着小眉头犹豫半晌,最终只得无奈地收下来。
“谢姐姐,你接下来打算干啥?我帮你。”
虽然他年纪不大、个头不高,但他也是个小男子汉,能帮大人干很多活!
“行!你一起来!咱们早点把废墟清理干净,早点用上清澈甘甜的井水!到时候老宋就不用跑老远去挑水了。”
“好!”
两人扛着农具,上山顶清理寺庙废墟去了。
完全不知道整个大队因为亩产千斤的晚稻收成沸腾了!
“谢知青负责的那块试验田,收成破了千斤亩产?真的假的?”
“大队长和书记亲自复核了好几遍,还能有假?”
“我老早就说小谢同志是个干实事的!自从她来了咱们大队,咱们跟着享了多少好事啊!”
“嘘!别往外说!大队长说了,这事儿就咱们大队的人知道就行,那一千多斤谷子全部留下来做明年的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