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时间,老太太把有福、有才的红糖水端了出来。
不过,这次用的不是搪瓷缸子,而是用的两个碗。
见状,苏阳问道:
“奶奶,上次我不是让大壮带回了几个缸子吗,你们没收到?”
上次自己可是让大壮带回来了六个搪瓷缸子,当时苏阳和大壮说的很清楚。
爷爷奶奶这里放三个,这样自己和爷爷奶奶可以一人用一个。
二叔家也给三个缸子,二叔二婶一人一个,三个孩子用一个。
还有盆子,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分配。
所以看奶奶用碗给有福、有才冲糖水,苏阳才会有此一问
“收到了,你爷爷知道这是厂里奖励给你的,还跑到村里去显摆去了!”
说到这里,老太太就有些无奈,老头子那么大年纪一个人了,还那么幼稚。
虽然老太太也高兴大孙子获得了厂里的表扬,但她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出来。
“大孙子,这些盆子和缸子我们用不了这么多,就把盆子和缸子各留了一个。
给老二一家子也留了一个缸子和盆子,剩下的都收了起来,等将来你结婚的时候用!”
这时,一旁的老爷子也是点头附和:
“对,我们用不了那么多,剩下的留给你结婚的时候用!”
听了两位老人的话,苏阳有些哭笑不得,自己现在媳妇都还没谱呢。
老爷子和老太太就已经在考虑自己结婚的事了,不得不说,他们想的有点儿多。
“爷爷奶奶,你们放心吧,这些东西对我来说不难弄到手。
你们忘了我是干嘛的,我可是采购员,我有自己的渠道!”
苏阳拿出了自己以前经常用到的借口,继续说道:
“我啊,结婚的时候还会备更好的缸子和盆子,我能委屈我未来的媳妇儿?
所以这些东西你们该用就用,不要想着留给我了!”
两位老人听苏阳如此说,这才点了点头,显然是相信了苏阳的话
“爷爷,村里适龄的孩子们不是都去上学了吗?怎会有福没去学校?”
只要村里孩子到了七岁,都能去村学校上学,有福刚好七岁,显然已经满足了这个条件。
当然。
这次苏阳回村里,给村学校再送一批粮食后。
会应村民们的呼声,把入学年龄下调,改成五岁,到时候有才同样能达到入学条件。
这样兄弟两人都能去村学校上学了,如此兄弟两人也好有个照应。
“这事儿你得问老二和老二家的媳妇,我也不是很清楚!”老爷子说道。
正说话的功夫,二叔和二婶以及二婶背上的小美都来了,两人应该都是从地里回来的。
二婶背后的小美看到苏阳,眼睛都亮了起来:“大哥哥抱抱!”
小丫头萌萌的声音传来,苏阳忙过来抱住了小丫头。
并从兜里拿出一颗大白兔奶糖,塞进了小丫头嘴里。
小丫头嘴里吃着奶糖,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显然很开心。
“这丫头从小就和他大哥亲!”二婶看着这一幕笑道。
二叔也跟着点头,知道侄子身上有不少好东西,闺女黏侄子也没啥奇怪的,只能说这丫头贼精
“二叔、二婶!”苏阳对两人喊道。
“小阳,你可算回来了,你不知道老爷子天天在我耳边念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