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番言辞让众人陷入沉静。
刘裕保持冷静回应道:“诛伐伏氏和董家乃是出于自保,而非有意篡位。”
“也许确实有自保的因素。”
孙武依然镇定自若地说。
“但是这并不改变你已经犯下的过错。”
此时另一名重臣程景出面替刘裕辩解。
“记得当年刘邦对待自己父亲被楚霸王擒获的态度,即使面临胁迫仍选择正义立场,这种气概难道不应该尊敬吗?”
接着转向批评孙武的行为方式。
但对方并没有动摇。
“战争本就是残酷现实,倘若战场角色对调我们是否会宽恕敌人的暴行呢?”
随后他又提到谈判不仅仅是士兵和将领的安全问题,还包括城池百姓的安危。
“若非真正重视生命,为何要冒着风险派使者商讨这些问题?相反,若真不在意,则可直接采取行动让世人评说究竟谁该背负恶名。”
说到这里,孙武语气更加严肃。
“不仅如此,如果连百万许州人民的生命也被无视的话……”
典威之子典诚愤怒喊道:“你敢!
稍有差池便叫你无法脱身。”
随着程景的解释得知这是典氏子孙继承了父亲勇武,而今负责守卫大都督。
孙武轻蔑一笑,并巧妙地将矛头指向贾翊,提醒大家记住宛城惨败时曹操的责任。
如此一举既转移压力又巧妙地将焦点集中在核心议题上——三万人和许昌百万平民的命运。
这种机智使得整个辩论变得更加复杂而深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终一席话既包含了历史的反省,又有对当下决策的挑战;既维护了自己的立场,同时也揭露了潜在的政治风险,展现了深刻洞察力。
这一番振聋发聩的言语,让殿堂末座的赵群和李华心中惊叹不已。
赵群低声对李华说:“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人物……这简直是公然挑战权威!
这份胆识,令人畏惧。
但他说的话却又字字珠玑,无懈可击!”
李华默不作声,但心底暗暗赞叹:
『孔明才思敏捷、气魄宏大,何止让人敬畏,简直让人敬佩。
江东无人,益州有贤才啊——』
随着王满的一声怒斥。
出人意料的是,曹操猛然拔出倚天剑,仿佛这一席话也触动了他最敏感之处,令他在五十多岁之年仍虎步向前,利剑直刺向对方。
只见那年轻人面不改色,似乎愿意用鲜血染红这巍峨的大魏宫墙。
“主公……”
程羽、郭嘉等人见状连忙叫道,“主公”
,言语间满是急切的恳求——他们想制止曹操手中的剑,然而剑如离弦之箭,一去不可收拾!
年轻人面对这一刺却毫不退缩,与曹操四目相对,目光炯炯——仿佛在无声地说:
——『你动手吧,一起毁灭也不过如此。
』
——『一个惯常杀戮的人,如何会在乎几万士兵的生死,又怎能顾及一个将军的存在?』
——『来吧,向我刺来!
』
就这般以气势压倒敌人。
年轻人首次展现了自己的坚韧,在这一刻成为了与曹氏斗狠的对象。
当曹操的“倚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