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蔼是有挺大的名气,成为名宿也不为过。
但州尊亲自去请,已经是很大的规格,而且又准备了这么多礼物。
特别是邀请的时候说的话,这才是重中之重,会让很多人都振聋发聩,知道州府重视科举,也得到萧蔼的忠心。
“汪司功,你今天多少岁了?”
方源问道。
“三十七。”
汪温书愕然,但还是如实回答。
“三十七,还有机会。”
“好好跟着本官干,或者有机会做县令。”
方源呵呵笑道。
给这位司功画一个大饼。
“谢州尊!”
汪温书先是一愣,随即眼睛睁大,脸色变红。
“上元节筹办得怎么样?”
方源点点头,换了个话题。
距离年后回来上班已经好几天过去,距离上元节就剩下三天而已。
“已经筹办得七七八八,今年的上元节必定比往年的还要热闹!”
汪温书忍着激动说道。
上一年因为方源到来,州府收税大大提升。
有了钱,上元节的灯火等等活动自然会有所提高的。
“搞好点,彩头也相对应提高点,要让百姓们玩得开心。”
方源点点头说道。
“州尊放心!”
“对了,州尊参加吗?”
汪温书郑重点头,随即问道。
“看情况吧,本官不一定参加。”
方源摇摇头道。
“好的。”
汪温书点点头道。
心中也有点小九九。
担心方源会亲自参加灯会。
故而得认真筹办,不能让方源觉得他们没办事。
很快,众人就回到刺史府,汪温书回去继续弄他州院的事情。
上元节过去之后,就是州院重开的时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方源则是盯着迎宾馆和钱庄,特别是钱庄,以后是放钱和造钱的地方,安全是重中之重。
时间一晃三天过去,这一天正是上元节。
按照朝廷规定,从上元节这天开始算,有三天的假期。
第一天,方源哪都没去,被红絮和青媱拉着打扮方府,整得喜庆喜庆的。
薛家姐弟和巨子他们也帮忙,买回了不少红灯笼回来,挂在方府的各处。
在唐朝人的心中,这才是新年,是庆祝的那天。
夜,辽州城没有想往常那般暗下来。
而是随着夜幕降临的时候,辽州城慢慢亮起来。
东西南北四边城区的主要街道都挂满灯笼,照亮道路。
人很多,比肩接踵,比平常时白天还要多,非常热闹。
街道两边也有很多人摆摊,还有平常难得一见的喷火等等。
“老爷,我们也出去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