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锣密鼓准备的大考,终于是要开始了。
因为这是第二次,准备的自然比第一次更加充分,也有了专门的场地,看起来不那么简陋。
同时这次的人数也增加了很多。
最小的只有十一二岁,反正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就当是积累经验好了。
除了炎国的,还有新地盘荆国的人才,管元焕专门组织人去调查劝说,让他们过来参加考试的。
这批人以后要回到荆国,参与荆国官场改革的主力,也是为了让这些人感受王恩浩荡。
像宿国,耀国,中山国,以及武国的都有人赶过来。
百家之人游历天下是自由的,他们不需要像普通百姓,一辈子被束缚在一亩三分地上,他们有着更多的选择。
廖何宣布考场的纪律事宜,同时宣布几名博士成为考官,每个人负责一片区域的监视。
几名大博士坐在最上方,因为是考察学问的,自然不能看官职高低,而是看闲职的高低。
孙夫子同样也出场了,跟几名大博士坐在最上方,一方面让大家看看,炎国对大考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体现一下大考的权威性。
大司徒亲自下场宣读规矩,以及考场的纪律。
这次比上一次的规矩更多,纪律也要更加的好,担心大家记不住,这些规矩还写在了最上面的柱子上。
以后都会用来当做标准。
为了体现对炎国的尊重,对大博士的尊重,大家也都正襟危坐。
等到一切宣布完了,大司徒又让所有人起立,请王命!
在这个讲究礼的时代,又有那么长的时间准备,廖何设置了一套复杂的礼仪程序。
关键是这么复杂的礼仪程序,竟然得到了所有大臣的支持,按照他们的说法,人可以不吃饭,但是不能失去礼节。
越是重要的事情,礼仪就越是繁琐。
“请王命”就是考题,改一下看起来更加高大上吧,也是这套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命到了,王命到了…”
一名内官捧着紫色绸缎的诏书,在十几名近卫军的护送下,把诏书送给了廖何的手上。
廖何打开之后,当众宣布了第一道考题。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何苦?”
墨家出的题,厉夏把表达方式更改了一下,毕竟那题太长了一点,但是更改之后,感觉更契合墨家的想法。
而且更改了一点,那么角度感觉也更多了一些。
你可以说百姓为何这么苦,也可以理解成百姓有哪些苦,主要看你怎么理解,又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
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
不难是因为列举百姓的苦难,实在是太多了,多的数不胜数。
就因为多,才有可能撞题啊。
到时候大家写的都是一样的,谁也得不到高分,想要写的新奇,就变得比较困难了。
如果只是让你列举困难,厉夏就不可能选择这题了。
他干脆直接下去看看,那不就一目了然了。
而且他也不是那种何不食肉糜的人,他猜想也可以猜想到百姓的苦难,还需要向你们询问,来一个诉苦大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