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华夏真相集 > 第五十一集 豺狼吃鱼(第3页)

第五十一集 豺狼吃鱼(第3页)

武则天道:我用卿为相,就是娄师德举荐;由此看来,其确实可谓知人也。

狄仁杰大惭道:娄公盛德,我被其宽容相待却不自知,不及远矣!

闪回结束,书归正本。

长寿二年春一月甲寅,前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因私谒皇嗣李旦坐罪,被腰斩于市。自是公卿以下,皆不得见故帝睿宗。

其后又有诬告皇嗣潜有异谋者,武皇太后不信李旦造反,便命来俊臣鞫其左右近臣,必取罪状。太子左右近侍不胜酷刑楚毒,皆欲自诬,以求解脱。

内有东宫太常工人安金藏,京兆人氏。在堂上当众大呼,极力为太子辩冤,又谓来俊臣道:公既不信金藏之言,请剖心腹示之,以明皇嗣不反。

即引佩刀自剖其胸,五藏皆出,流血满地,昏倒堂上。

武皇太后闻说此事,急令将安金藏轝入宫中,使御医纳其五藏入腹,以桑皮线缝之;再敷以上好金疮丹药,经一整夜,安金藏始苏。

太后亲临视之,泪目叹道:吾子不能自明其冤,累及贤卿至此,为其剖腹辩冤。

既命来俊臣停止鞠推,睿宗由是得免。

二月十六日,朝鲜半岛发来哀报,奏说新罗王金政明薨逝。武周为之举哀,遣使吊祭,册立其子理洪为新罗王,令袭父辅国大将军之职,行豹韬卫大将军、鸡林州都督。

便在此时,西突厥诸部拥立阿史那俀之子为汗,联合吐蕃进攻武周。

女皇遂派武威道大总管王孝杰为帅,引大军前往征讨;更使碎叶镇守使韩思忠讨伐泥熟俟斤,及突厥施质汗、胡禄等。

后突厥默啜可汗见此,亦率众侵犯武周边境灵州,同时室韦诸部亦反。

武则天运筹京师,遣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为帅,与后突厥及室韦交战,分路征讨。

来年初,李多祚击败默啜可汗与室韦;王孝杰在泠泉及大岭击败吐蕃孛攵论赞刃、突厥可汗俀子,杀敌三万余人;韩思忠亦杀敌万余,继而攻陷吐蕃泥熟没斯城。

春一月乙亥,侍御史侯思止因私畜锦帛被人告发,帝使李昭德按之。

李昭德因其为酷吏,官愤民怨累积,遂借此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取得实证之后,当即命人杖杀于朝堂。然后上奏,说彼抗刑不过自杀。

武则天明知其由,因知侯思止伤人太重,也便故作糊涂,不再追究,就此结案。

字幕:侯思止,雍州醴泉人,贫穷不能自理,无赖诡谲,事渤海人高元礼家为仆。

时有恒州判司曾被刺史裴贞杖责,由此怀愤,便借告密之风大兴,唆使侯思止说其家主游击将军高元礼,因请状告舒王李元名及裴贞谋反。

周兴按成冤狱,将二人一同灭族。侯思止因此功受爵,擢升为游击将军。

高元礼惧其无赖,转而曲媚侯思止,引与同坐,呼为侯大,认为义父。并向其献计道:若有人进言侯大不识字,即可奏云:“獬豸兽亦不识字,而能触邪!”便可得天皇欢心。

侯思止便问:獬豸为何物?

高元礼答道:此乃一种异兽,虽不识字,人主常籍其独角,辨别忠奸善恶。

侯思止大喜,谆谆受教。

高元礼又道:将来公若升御史,主持按理谋反大案,当事者皆为世族子弟,必与侯大争执不休。你却休去管他说甚辞语典故,只将一句话答他,保管其必魂飞魄散,立即招承。

侯思止便问:未知是哪句话,如此灵验?

高元礼:嘟!不用你书言笔语,止还我白司马。若不肯来俊刑,即与你孟青棒。

侯思止吃了一吓:此是甚么江湖密语?

高元礼:不是江湖黑话,实乃是朝堂官话隐语,为官者无有不知其意者。白司马者,是指洛阳北邙山白司马坂,隐指须往里面运送死人;来俊者,乃御史中丞来俊臣,朝中文武无不视其为鬼判阎王,避之惟恐不及;孟青棒者,是指当年杀琅邪王李冲者也,犯官遇彼,绝无生还之理。公若以此一墓、一人、一棒威吓之,则无有不自承谋反者也。

侯思止闻罢,默记此二事数遍。也亏他虽不识字,记性倒好,于是烂熟于胸。

逾数日,武则天召见侯思止:卿欲得何官?

侯思止:愿为御史,以替陛下纠查谋反奸人,为国效力。

武则天:卿不识字,如何能为御史?

侯思止想也不想,便以獬豸之辞对之。武则天亦果然大悦,便赐其监察御史之职。天授三年,更授以朝散大夫、左台侍御史重爵。

高元礼复又指教侯思止:女皇陛下若知侯大在京师无宅,必以诸获罪大官府宅见借,公可辞谢而不受。

侯思止大惑不解:如此好事,因何不受?

高元礼道:女皇陛下也必以此相问,侯大届时可即奏云:“反逆之人,臣且恶闻其名,更不愿坐居其宅。”公若如此对答,皇帝必喜,则何愁不拨巨款,为侯大修建新宅者?

侯思止复将此语熟记于心。来日上朝,武则天果欲赐借获罪流放犯官府宅,侯思止便以高元礼所教奏答。女皇果复大悦,命拨金建第,恩泽甚优。

此后侯思止既按制狱,苛酷日甚。乃依高元礼向日所教,升堂不过数语,便祭出法宝:嘟!不用你书言笔语,止还我白司马。若不肯来俊刑,即与你孟青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