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了,再写一年,再存一年的稿吧。
没想到啊,第二年更惨:20万字。
第三年:觉得这样不行了,一定要努力……结果还是没有达到自己定下的最高目标。
但是这样一年复一年,真的不行,没有更新的压力,是不会有强劲输出的。所以,在第三年尾声的时候,我强迫自己多写多输出,写作卡文卡住了,就加快情节,甚至是跳过细纲细节。
在达到相对安全的存稿程度之后,所以在动笔的第四年之后,才开始发书……
至于成绩会怎么样,随缘吧!
就像我一直鼓励自己坚持的这句话一样:
“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你都要试着安静下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让烦恼和焦虑毁掉你本就不多的热情和定力。”
虽然有点存稿,但是也不能大手大脚挥霍呀,你看现在公众章节都已经去到128章、37万字了。因为有点存稿,上架第一个月可以更新两章或者相应的字数,但是后面的更新,我只能保证每天不低于3000字的1更,成绩好的话我会更有激情,也有更多的理由压缩其它方面的时间,多写多更新。
我知道,网文的更新速度,乃至节奏都很快,所以我将这篇《上架感言》的“感”换成了“赶”,我想这个“赶”字,已经差不多可以形容网文界的现状了。
网文这种持续的高强度、高速度的输出,是很多传统文学都无法承受的。
这是一个不可能三角。
创作不可能三角:原创且高产,就会质量低劣;原创且优质,就会产量极低;原创且优质且高产,就可能抄袭洗稿了。
有大神能够持续输出,那真的就是把自己的文泉压榨,逼出来的。
这也就解释了,很多大神在后期下滑,或者退出了。当然了,也有大神能一直高强度输出,没办法,人家天生就是适合干这行的。
这也造就了如今的网文江湖局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载年。
三、关于网文
作为一个骨灰级的网文老读者,我更愿意以读者的身份来谈谈网文。
网文崛起于03年左右,我是05年开始接触网文的,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甚至是在网吧看网文小说的。当然中间有两年忙于努力工作忙于冲刺升职,断了小两年。但是网文的这一路发展,我是亲眼目睹的:从免费,到网文上架、VIP会员收费;从经典神作倍出,到第一个年入百万的大神;从各路小说网站创建,到大神出走纷争不断;从第一个百万打赏,以及现在的各种争榜风波……都一一见证。
一些瞬间崛起的大神,甚至还放出豪言,说网文将会取代传统文学,成为顶流的文学存在,取代一线的位置。
如果让我来谈论的话,我会将网络文学比喻为网红,传统文学比作是明星。网文大神的收入,超过很多传统作家,就像很多顶级的网红,收入也超过了很多明星。但是不管怎么说,网红的专业素养,始终是不及那些经过残酷海选系统培养出来的明星。
挑选机制不一样。
就像现在,想要成为明星,难之又难。
而想成为网红,注册个账号,整点夸张片段,哇众取宠就有机会。
顶尖的网红,不输一些明星。
同样的道理,顶级的网络文学作家,不输一些传统文学作家。
另外。
现在这个时代,短视频崛起,看网文的新生力大军是越来越少了。
从人性、惰性这个角度来看,短视频确实是更加容易吸引人。
但是,文字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有着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特质在里面的。
不管未来发展到什么程度,文字都不会被取消,只要人类文明还存在,文字就会一直存在。
哪怕未来虚拟科技再怎么发达,乃至发展到此书中的轮回宇宙那样,哪怕已经有了可以能够帮助人类储存知识的科技,不用人类怎么记忆,科技会帮忙储存、分析、判断,但是文字依然会永世流传,直到文明消失。
正如在文艺创作中,“真实”之所以重要,就因为若非如此,便无法呈现更有质感的人性挣扎,无法形成真正有效的反思与追问。
《文字的力量》这本书里面,也如此说道:“文学不仅仅是世界的镜子,它塑造世界的力量胜过千军万马。”
虽然说,网文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文字表现体,但我还是很喜欢。
就拿“的、地、得”来说,网文可能统一都用了“的”这个字,毕竟这样来得直接看得简单。有些地方我也是这样,因为这样更具直接感。
说白了,网文也是会讲究文字的美感的。
传统文学可以“经典流传”,可以“百读不厌”,网文虽然没有达到那样的层次,但也可以做到“通俗易懂”,乃至“引人入胜”。
而且网文的门槛很低,别说一台电脑,有网文作家开始就仅仅只是用手机来码字的。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网文这些年虽然发展得很快,但是网文的基石其实也很脆弱。
哪怕现在出现了不少的免费阅读的小说APP,但是最终都会去到一个桎梏:付费。
03年左右,那几年,多少作者仅仅是热爱,就免费发布上百万字的全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