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是恣意挥洒的岁月呀!
写完这篇小说,是疫情稍稍平复,五四青年节刚刚过去。
而前一天,B站在央视发了一个名叫《后浪》的视频,演员何冰用慷慨激昂的声音,宣讲了一段对年轻人的羡慕和鼓励。
老人们总觉得,自己对年轻人负有责任。而年轻人却觉得,自己的世界,和老人们的世界是不同的平行空间,曾有过交集,却不会再有交集。
在这么一个夜晚,我写完了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由故事里的人自己生长出来的。
刚开始,我想写个市场最欢迎的宠溺小甜文,才开了头,却写不下去了。
后来想给90后做传吧,毕竟每个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爱情故事和人生励志故事。
2020年,90后就30岁了,他们要开启自己的时代。
写完人物后,却也写不下去了。
那天,我看着刚刚写出来的人物。有路晓珊,有杜紫萱,有程浩轩。他们每个人都在朝我说话,他们说,你为什么要帮我们选呢?难道我们没有选择权吗?
这个故事,乃至整个大系列,就是讲选择权的。
人类历史上,个体是不是有选择权,有多大的选择权,我们为了建立更安全的社会系统需要放弃多少选择权。
从爱琴海沿岸到启蒙运动再到五四运动,人们都在讨论,都在尝试。
然而另一方面,最市井最普通的百姓,在时代的洪流里奋力生活着,他们从不思考那些最底层的问题,却活的有滋有味。
茨威格有一本书,名叫《人类群星闪耀时》,讲了14个改变人类历史的瞬间,在这14个故事里,都有一个主角,他们或者蒙神感召,或者遭遇挫败,或者爱恨情仇,他们的选择,决定了人类的历史走向。
我们,人类,作为一个族群,我们真的具有自由意志吗?我们的命运,到底是自己决定的,还是由比我们更高智慧的群体决定的?
我今晚决定吃寿喜锅,我买入黄金作为投资,我打算出门去旅行,我打算创业。。。
有多少决定真的由自己做出,而有多少决定其实不过是时代洪流的裹挟,而又有多少决定是被其他人影响的?
我在故事里全文引用了《唐雎不辱使命》,天子之怒和布衣之怒的对决,就是我们所面临的世界真相。只不过这个真相,藏在了错综复杂的命运线里面。
所以这个故事,我没有特意去写它,我只是重置了一个很熟悉的生活场景,然后把一些天才少年和普通少年放在里面。
写完了人物之后,他们就开始了自由生长。每个人都有自己固有的命运,而每个人的命运线又在交错影响。他们自己做决定,然后更多时候,却不知道自己做出的选择,是别人希望他们选的。
这多像我们啊。这就是我们啊。
小人物的幸福,来自于知道自己是小人物。所以他们不会去探究,他们甚至阻断思考,那么他们做的任何一个决定,都会带来自我承担的道义。
而更高的组织,做每个抉择时,需要考虑数以千万计的人口和无数的变化。古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其中战战兢兢,不为外人所知。
经常有人说,时代有时代的选择。这句话用简洁的标签来遮盖了工作流程。也许,说这句话的人会觉得,普通人根本不需要去思考背后的意义。
时代有时代的选择。那么究竟是一个时代的人口做出的集体无意识的决定,还是由时代选出某个人某个机构来做出的选择,还是一整个时代里少数人对多数人服从的结果。
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个体,如果我们的背后,真的有“哲人王”在帮我们做巨大的抉择,那这个世界,会是《理想国》吗?
我从小爱写故事,小学一二年级就能写科幻,自三年级作文拿奖后,就只能写范文,写大人们觉得优美的描写。
今年我四十岁,靠文字吃饭。我写过很多有道理的话,我写过自己的价值观,更多的是写让市场喜欢的东西。但这几十年里,却从未写过让自己喜欢的东西。。。除了小诗之外。
所以当这个故事里的人物开始自由生长时,我的愉悦感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