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略有迟疑,也不知道是在顾虑什么,想了一下,这才决定向叔母坦白:
“叔母也知道,侄儿从长安归来,曾去过一趟济北王府。”
“实际上,侄儿那一趟,是替冯明文送信,侄儿曾亲耳听闻,济北王呼那冯明文为叔父。”
辛宪英脸上顿时露出惊讶,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惊骇之色:
“叔父?济北王唤那冯明文叔父?”
“正是。”
辛宪英依然不信:“不会是听错了吧?”
“不会。”羊祜摇头,“他是当着我的面说的,而且不止说了一次,定然不会有错。”
辛宪英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不由有些深思:
“世间传闻,陈王(即曹植)亲口承认冯明文远自己,独占天下八分才气,看来此事果然不假。”
“若非二人交情至此,那济北王又怎么会唤冯明文叔父?”
然后她再看向羊祜,终于明白过来:
“汝欲去求济北王?”
羊祜点头:“叔母之言,正是侄儿之心思是也。”
大魏诸侯王被限制得很死,甚至可以说得上是被圈养,就连亲姻之间,也不敢相互通问。
若是济北王想要给冯明文回信,自是不会很方便。
到时自己上门,正好可以“顺便”帮个忙。
“此法甚好。”辛宪英赞许道,“就算没有回信,你也可以趁机求他写一封举荐信。”
若是想要入仕,求举荐,那自然是丢人。
但求学嘛,不寒碜。
读书人的事,再怎么求也不会丢人。
不然怎么叫求学?
在冯某人没有建立南乡学院以前,寒门子弟想要得到学问,哪一个不得求?
至于苍头黔,那根本就是连求的机会都没有。
辛宪英听到羊祜的解释,缓缓地点了点头:
“如此说来,我倒是不用为你担心了。”
冯明文与陈王的交情,在文坛乃是一段佳话。
只要济北王愿意举荐,不管是凭陈王的面子,还是那一声“叔父”,想来冯明文都不会为难自己这个侄儿。
商议已毕,羊祜不再迟疑,让人收拾完行李作好准备。
自己则是再次前往隔壁的济北国,拜访济北王。
曹志得知羊祜的来意,不胜欢喜:
“吾正有一书信欲送往长安,叔子来得正好啊!”
至于举荐信一事,曹志虽说不了解皇家书院的情况,但写一封信赞扬一下羊祜,还是可以的。
反正这也是事实。
因为羊叔子在关东,确实是颇有名气。
羊祜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信,不禁暗松了一口气,连忙向曹志道谢,同时保证道:
“殿下请放心,祜定会拼尽全力,也要为殿下把此事办妥。”
曹志一脸的感激:“那就有劳叔子了。”
羊祜却是不知道,他身上的信,其实就是个幌子。
真正的密信却是曹苗身上。
而且曹苗,已经乔装打扮在商队里。
这一路上有羊叔子作掩护,济北王相信,自己阿兄的安全会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