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这边以上将军沈法兴、太子李建成为主将,兵分两路,一路攻伐北唐,另外一路则是抵御北唐的大军;北唐这边则是以陈临安、李靖等人为主帅,同样是兵分两路。
双方以长江为分割,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这场战争在战争史中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却不是什么如“五大战争”之流是以血色为底色的浓墨重彩,而是以诙谐可笑为底色的浓墨重彩。
研究这一场战争的后世史学家,大多数都是一些后世历史学界中有名的“乐子人”,他们研究这一段历史所参考的历史典籍有许多——其中有正史、有野史甚至有话本。
就连《华夏战争史》这本庄重严肃的历史学著作、华夏战争史学界中定鼎级别的学术专著中也有相关的记载,甚至那位作者还十分乐子人的记录下来了一些当时可供参考的书籍。
《华夏战争史》·“两唐之战”中,做了如下记载。
“两唐之战的具体情形已经不可考据了,毕竟所留下来的关于这场战争的史书实在是太多了,有些是野史,有些是正史,甚至有些是流传下来的话本子。而这场战争之幽默诙谐则是令人无法不记录下来,旁的战争令人看到的都是血泪,而这场战争令人看到的则是古人先贤们的幽默之处。”
“笔者在记录、研究这场战争的时候,同样参考了一些书籍,在此特意列出书单,以供其余学者参考学习。”
“书单如下。”
“《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唐记》、《隋唐春秋》、《两唐杂谈》、《唐初那点事》、《关于李世民为何要杀他老爹的故事》、《两唐之战考究——浅谈沈法兴战前的一系列行为》、《沈法兴传》、《两唐英杰·沈法兴》、《沈法兴旧事》。”
“所列书单中,有些是野史,有些是话本,有些是学术论文,笔者并不保证其准确性。”
而华夏战争史·两唐之战的这一记载,也让史学界的无数人都想笑。
关于这一场战争的记载中,提到最多的人物便是“沈法兴”此人了,那么沈法兴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呢?
在“浅谈沈法兴战前的一系列行为”中记载的最为详细,也最让人觉着幽默。
沈法兴的具体行为有三件。
第一,大战之前鼓舞士卒的时候,沈法兴提到了许多次十分有鼓舞性质的话语,这些话语大多数都出自一个人之口——李世民。
第二,大战之前,军中士卒奏响《唐王破阵乐》,沈法兴不仅没有阻拦,还在喝的伶仃大醉的时候亲自出马,将上衣脱掉,为众多士卒奏乐。
唐王破阵乐是什么曲子呢?
这是一赞美唐王,并且鼓舞士卒的乐曲。
按照道理来讲这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这曲子所赞美的“唐王”并不是南唐伪帝李渊而是那位货真价实的唐王——李世民。
这曲子是李世民亲自谱写,其中词也是李世民亲自填充的,只是在演奏的时候,北唐的士卒们心中感恩,在激动之下,填充了许多赞美李世民的词。
而。根据调查和了解,整个南唐军中知道这一点的并不在少数——尤其是沈法兴。
沈法兴是知道这曲子来源和赞美人物的。
但他依旧使用了这曲子。
第三,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沈法兴将长江南唐这一侧的所有渔民全都赶走了并且允许他们带着自己的船只等,而这些无家可归的渔民只能够前往长江的另外一侧,也就是。北唐所在地。
当伪帝李渊指责他的时候,他所给出的理由也十分简单,他说害怕那些渔民给伪帝的势力提供便利,但是滥杀无辜又会影响到李渊的名声,所以只能将其赶走——至于这些渔民他们为什么要帮助李世民,他实在是不知道。
这几乎是将李渊气的半死,但他却没有任何的办法,毕竟如今兵权全都被沈法兴握在手中,而沈法兴明显是表露出来了自己不想干了的心思。
李渊甚至不敢刺激沈法兴,因为害怕沈法兴带着军队直接投奔李世民。
于是,这场战争便僵持了下来。
承统三年,十月。
长江之策
沈法兴神色淡漠的坐在军帐当中,神色平和而又冷漠。
他并不想打这场必定会输掉的战争——他军中许多的文书主簿全都是陈氏门生,如今陈氏直接旗帜分明的站在了李世民的旁边,天知道这些人会不会突然捅自己一刀。
而且,他并不觉着自己能打得过陈临安。
打也打不过,玩也玩不过,甚至他自己也不是很想打,那只能拖着了。
“将军——”
大帐外急匆匆的走进来了一个人,脸上带着些许惊骇之色:“长江之上有一叶扁舟缓缓而来,其上只有一个人,那人身着斗笠瞧不出模样,只是喊着要见您,说是来履行故友之间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