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章
空气仿佛凝滞了。
朱标的话音落下,宴客厅内一时间只剩下杯盘轻碰和远处隐约的丝竹声,但这片刻的安静却显得格外沉重。朱标的头垂得更低,脸上火辣辣的,耳根都泛起红色。他不敢去看朱梓,也不敢去看旁边那些精明强干的臣属,只觉得从未有过的窘迫将他包裹。堂堂大明太子,储君之尊,竟然要在自己弟弟的宴席上,因为内帏之事、因为用度不足,开口讨要银钱。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朱梓脸上的笑容并未消失,但他端着酒杯的手停在半空,眸光深邃地看着朱标。大哥这番话,证实了他之前的猜测。吕氏。。。。。。果然是吕氏。父皇对东宫的用度确实不算宽裕,但也不至于到让太子亲自开口求助的地步。问题的根源,多半还是出在东宫那位不安分的太子妃身上。她素来好面子,爱排场,东宫的开销在她手里,只怕流水一般。今日自己这边进项丰厚的消息传过去,她岂能不心动?只是,苦了大哥。
朱梓心中念头急转。父皇为何对东宫用度控制得如此之严?固然有父皇本身节俭的原因,但恐怕也存着敲打和磨砺大哥的心思。储君之位,看似尊崇,实则如履薄冰。父皇不希望太子过于富有,豢养过多私臣,形成足以威胁皇权的势力。吕氏那边的人,父皇未必看得上眼,甚至可能心存警惕。大哥夹在中间,日子确实难过。
他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依旧压低,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大哥言重了。你我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骨肉之情,岂是外人可比?东宫若有用度紧张之处,弟弟岂能袖手旁观?这本就是分内之事,何谈‘匀一些’、‘帮衬’这样见外的话?”
他的语气温和,没有丝毫的意外或者轻视,仿佛只是在谈论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家事。
朱标感受到朱梓语气中的真诚和维护,心中的窘迫稍稍缓解了一些,但那份身为储君的骄傲和屡次求助的难堪依旧让他抬不起头。他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化作一声低低的叹息:“孤。。。。。。也是实在没法子了。东宫人多口杂,事事都要钱。你嫂子她。。。。。。唉,不说也罢。”
他话语里的无奈和对吕氏的隐晦不满,朱梓听得清清楚楚。看来,大哥对吕氏并非全然纵容,只是碍于夫妻情面和储君体统,许多事情不好发作罢了。
朱梓心中有了计较。直接给钱,最是简单,也能解大哥的燃眉之急。但这笔钱给了,吕氏那边尝到甜头,下次会不会故技重施?而且,大笔银钱从潭王府流入东宫,若是被有心人察觉,捅到父皇那里,难免又是一场风波。父皇最忌惮的就是藩王与储君勾连。
必须给,而且要给得及时,给得巧妙,不能落人口实。
朱梓略一沉吟,再次凑近朱标,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只有两人能听见:“大哥,弟弟明白你的难处。这样,明日我让萧策备上五十万两银子,送到东宫。就说是弟弟知道嫂子操持东宫不易,府中新得了些进项,特意送去给嫂子添补些脂粉钱,也给几位侄儿侄女做些新衣裳。如此,既不显眼,也全了你我兄弟情分,你看如何?”
五十万两,不是一个小数目,足以缓解东宫近期的窘迫。更重要的是,朱梓将这笔钱的名目说成是给太子妃和孩子们的私房钱、添妆钱,而非直接资助东宫用度。这样一来,性质就从政治上的资助,变成了家人之间的馈赠,即便传出去,也只是兄弟情深、叔侄和睦的佳话,不容易引起父皇的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