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
工部侍郎从队列中走出,拱手禀报道:“陛下,京杭大运河淤泥堆积严重,不少要道堵塞,极大影响漕运通行。”
“臣恳请陛下拨银三十万两,用以疏通河道。”
朱由检微微颔首,神色凝重地说:“京杭大运河关乎国计民生,乃我朝的交通命脉。传朕旨意,着户部立即拨银五十万两。”
“务必尽快落实河道疏通之事。”
如今大明国内一片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国库也充盈了不少。
所以朱由检也不像以往那般抠搜。
“臣等遵旨!”
众臣齐声道。
朱由检目光如炬,扫视着文武百官,威严地问道:“诸位爱卿,还有本要奏?”
“陛下,张先生在高丽传来了新的宝物,献给陛下。”
工部尚书钟羽正越众而出,双手抱拳,恭敬行礼。
“张先生?”
朱由检听到张宁的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饶有兴致地说道:“是何宝物?快快呈上来,让朕瞧瞧。”
“是。”
钟羽正从袖中取出一份图纸,交由内侍太监,转呈给朱由检。
朱由检展开图纸,目光瞬间被吸引。
钟羽正见状,上前一步,解释道:“陛下,这图纸是张先生那边设计出了最新的蒸汽式水力纺织机图纸。”
“丝绸乃是我国出口贸易的大宗。”
“若能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丝绸纺织业,必能大幅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届时海外各国的财富,都将源源不断流入我大明帝国。”
朱由检听完,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道:“哈哈哈,不错,不错,不愧是张先生,快,尽快组织人手,研制这蒸汽式水力纺织机。”
“是!”
“还有,将外邦上贡的新鲜玩意都给张先生送一份过去!”
“遵命!!”
钟羽正当即回道。
随后退回朝班之中。
这时。
内侍太监扯着嗓子宣喝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朝堂上一片寂静,再无朝臣出列奏事。
这时。
内侍太监随即高声宣道:“退朝!”
随着这声令下。
一众文武依次退出了紫禁城。
而等一众大臣离开后。
朱由检便打开历史公会。